[实用新型]一种热管空调多联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1015.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东;丁式平;何慧丽;杨赢喜;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4;F24F1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源系统 末端系统 热管 多组并联 自然冷源 储液罐 压缩机 连通 循环泵 冷源 多联机组 热管空调 并联 出口 进口 热管室内机 温度传感器 混合模式 控制模块 运行模式 | ||
一种热管空调多联机组,包括热管末端系统、储液罐、循环泵、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循环泵的进口与储液罐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通于热管末端系统的进口,热管末端系统的出口与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的进口连通;所述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的出口与储液罐连通;所述热管末端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热管室内机;每组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是相互并联的,所有冷源系统并联以后连接在热管末端系统的出口和储液罐之间的,这样整个装置的冷源系统有三种运行模式,即:压缩机冷源模式、自然冷源模式、压缩机和自然冷源同时使用的混合模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空调多联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迅猛发展,机房的能源消耗和节能问题亟待解决,而将热管技术用于通信机房和信息中心机房的空调节能这一新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优越性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热管系统的制冷能力很容易受机房室外温度状况的影响,当机房室外的温度越高,热管系统的制冷能力就会越差,即热管系统所能降低的机房室内的温度值越小;尤其是当机房室内外的温度差小于某一数值(如5℃)时,就可能会使热管系统无法有效制冷。因此,单独采用热管系统,难以有效保证机房室内的温度时刻都能满足机房设备对温度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将热管系统和常规机械压缩式制冷空调联合使用,这样当机房室外温度较高时,就通过常规机械压缩式制冷空调进行制冷,为机房设备提供适宜的工作温度。然而,使用这种热管系统和常规机械压缩式制冷空调联合运行的空调模式,也存在有1个较大问题:如果单压缩机供冷,系统无法备份;如果双压缩机供冷,会造成压缩机冷冻机油分布不均,造成压缩机损坏,起不到备份的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提高室外自然冷源利用率,又能提高机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进而研究提出更佳的解决方案,确保数据中心或通信机房设备全年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冷降温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热管空调多联机组,通过机械制冷回路和热管冷却回路更加完善的结构设计和更加合理的制冷方法设计,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能够采用动力热管系统作为末端,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作为冷源的工作模式,在适应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情况,满足机房内全年室内温控的可靠和高效的同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空调多联机组,包括热管末端系统、储液罐、循环泵、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循环泵的进口与储液罐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通于热管末端系统的进口,热管末端系统的出口与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的进口连通;所述多组并联的冷源系统的出口与储液罐连通;所述热管末端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热管室内机;每一组热管室内机包括热管蒸发器和对应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在热管蒸发器的进口,这样所有组热管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和热管蒸发器串联支路相互并联起来形成热管末端系统;每组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是相互并联的,所有冷源系统并联以后连接在热管末端系统的出口和储液罐之间的,这样整个装置的冷源系统有三种运行模式,即:压缩机冷源模式、自然冷源模式、压缩机和自然冷源同时使用的混合模式。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房内外的湿度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收录的信号控制热管空调装置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所有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系统的入口均设有一根与储液罐导通的平衡管,或所述所有自然冷源和压缩机冷源系统并联的共同入口处设有一根与储液罐导通的平衡管。
进一步地,所述自然冷源包括热管冷凝器,热管冷凝器连接在热管末端系统的出口和储液罐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1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下一篇:三用型空调热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