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656.X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百年;安琪;陈建宏;陈禹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04;B24B41/06;B24B47/12;B24B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除锈 夹板 海洋钻井平台 三相异步电机 配合 管道除锈 直线电机 转轴转动 安装座 从动轮 主动轮 滚轮 滑轨 滑块 卡块 转轴 皮带 本实用新型 挡板 固定效果 夹板纵向 驱动电机 人工搬运 液压缸 管径 横板 滑槽 卡槽 立柱 省力 省时 底座 轴承 转动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除锈装置,包括底座、滑轨、安装座、轴承、滚轮、三相异步电机、立柱、横板、挡板、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主动轮、皮带、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从动轮、滑槽、滑块、直线电机、卡块、第一夹板、卡槽、第二夹板、液压缸、第三夹板和除锈片。通过设置三相异步电机,配合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配合主动轮及皮带使得从动轮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滚轮在滑轨内滚动从而使得安装座横向运动,配合除锈片便于对管道进行除锈,避免人工搬运,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直线电机,配合滑块来带动第一夹板纵向运动,配合卡块便于固定不同管径的管道,适用性高,固定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锈装置,具体为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除锈装置,属于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是在活动面积很有限的钻井平台或钻井船上,集中安装了钻井、泥浆、固井、动力、航海、锚泊、起吊等设备,另外还需配备如生活、消防、救生、通讯、舱储、压载等设施以及飞机导航、加油系统、停机坪等,在钻井作业时,还需配备供应船和直升机等,以保证海洋作业正常进行。
在海洋钻井平台上需要用管道进行运输开采出来的石油,这些放置在海洋钻井平台上的管道由于长期在户外,经历风吹雨打后导致管道外表面生锈从而腐朽,在运输石油的过程中存在漏油的隐患,目前对这些管道除锈作业多为人工进行,费时费力,且管道表面的一些位置无法很好的得到除锈,除锈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除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管道除锈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海洋钻井用管道除锈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安装座、电机驱动行走结构、立柱、横板、电机调节固定结构、液压缸和第三夹板,其中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对称开设有滑轨,且滑轨滑动连接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夹板;所述第三夹板的顶部位于中间向下凸出的部位固定连接除锈片;
所述安装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立柱,且两个所述立柱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居中位置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挡板;
所述电机驱动行走结构包括三相异步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和滚轮,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安装座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三相异步电机;所述三相异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套接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接在第一转轴表面,且第一转轴的表面靠近第二齿轮的位置套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动轮,且从动轮套接在第二转轴表面;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座至外部并转动连接滚轮,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套接有轴承;
电机调节固定结构包括挡板、直线电机、第一夹板、卡块、滑块、第二夹板和卡槽,所述挡板远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挡板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靠近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第一夹板远离直线电机输出轴的一侧两端固定连接卡块;所述挡板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板,且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相对的一侧两端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均为左右两端平缓过渡到中间向外凸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与挡板一侧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一侧两端的卡块与所述第二夹板一侧两端开设的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为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板与底座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第二夹板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