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C输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3585.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波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18;H01B7/02;H01B7/24;H01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线 闭口波纹管 波纹 中空 缓冲弹簧 编织层 内部设置 形变 挤压 本实用新型 两端固定 抗拉伸 内表面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C输入线,包括闭口波纹管,所述闭口波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中空波纹,所述中空波纹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固定在中空波纹的内表面,所述闭口波纹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入线,所述第一输入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线,所述第二输入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入线,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的输入线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编织层;闭口波纹管外表面采用中空波纹和缓冲弹簧,当闭口波纹管受到挤压时,中空波纹通过形变使缓冲弹簧压缩,减缓闭口波纹管形变对内部的输入线的挤压,同时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增加输入线的强度,提高闭口波纹管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增加AC输入线抗拉伸强度,提高闭口波纹管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AC输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C输入线。
背景技术
AC输入线,交流输入线的一种。现有的AC输入线在使用时,闭口波纹管受到挤压或扭曲后内部的输入线容易断裂,造成AC输入线损坏,提高AC输入线更换的成本,同时AC输入线抗拉强度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AC输入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C输入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AC输入线在使用时,闭口波纹管受到挤压或扭曲后内部的输入线容易断裂,造成AC输入线损坏,提高AC输入线更换的成本,同时AC输入线抗拉强度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C输入线,包括闭口波纹管,所述闭口波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中空波纹,所述中空波纹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固定在中空波纹的内表面,所述闭口波纹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入线,所述第一输入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线,所述第二输入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入线,所述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通过第一编织层、填充层和第二编织层嵌入到闭口波纹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通过填充层呈三角形放置,所述填充层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均为金属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均环绕成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闭口波纹管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一端固定在闭口波纹管的一端,所述转接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通过旋合固定在转接块的内部,所述分线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入到分线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分线块呈爪状结构,且所述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分别嵌入到分线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线和第二输入线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子,所述第三输入线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闭口波纹管外表面采用中空波纹和缓冲弹簧,当闭口波纹管受到挤压时,中空波纹通过形变使缓冲弹簧压缩,减缓闭口波纹管形变对内部的输入线的挤压,同时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增加输入线的强度,提高闭口波纹管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增加AC输入线抗拉伸强度,提高闭口波纹管使用的稳定性,采用分线块和限位凸起,使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入线和第三输入线的一端表面通过分线块固定,同时分线块表面的限位凸起增加输入线转动的安全性,避免输入线转动时外表面皮破损,延长输入线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AC输入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口波纹管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块、分线块和限位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入线、分线块和限位凸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波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波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3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