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5147.7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实;甄宇;车灿辉;刘静;刘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水井管 地表水体 降水井 滤管 淤泥质黏土层 成井 施工结构 含水层 伸出 底端 实管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顶端连接 施工领域 同轴线 滤料 穿过 延伸 | ||
1.一种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包括依次穿过地表水体(19)、淤泥质黏土层(20)并延伸至含水层(21)内的降水井管(1),所述降水井管(1)的顶端伸出地表水体(19),还包括设置在降水井管(1)内的滤管(2)、以及放置在降水井管(1)和滤管(2)之间的滤料(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2)的顶端伸至淤泥质黏土层(20)、底端至含水层(21),所述滤管(2)顶端连接有实管(5),所述实管(5)顶端伸出地表水体(19)并与降水井管(1)顶端相平,所述降水井管(1)外设有与降水井管(1)同轴线的护桶(4),所述护桶(4)底端穿设在淤泥质黏土层(20)内,顶端伸出地表水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2)下方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沉淀管(14),所述滤管(2)内半径与所述沉淀管(14)内半径相等,所述滤管(2)外半径小于沉淀管(14)外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桶(4)底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减阻块(13),所述减阻块(13)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为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桶(4)的顶端沿圆周向外延伸设有环形承载板(12),所述环形承载板(12)与护桶(4)同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桶(4)延伸在淤泥质黏土层(20)内的桶外壁上凸出设置有成对的平衡杆(18),所述平衡杆(18)沿护桶(4)径向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18)至少为两对,每对平衡杆(18)处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且相邻水平面上的平衡杆(18)的错开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管(5)与滤管(2)连接处设有环形箍(8),所述环形箍(8)开口处径向向外凸出有一对凸块(26),两个所述凸块(26)通过通孔11穿设有紧固螺栓(9),所述紧固螺栓(9)远离栓头(15)的一端旋有紧固螺母(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8)的内侧设有环形橡胶垫(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降水井成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3)中填料颗粒料的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51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阶段集水坑降水构造
- 下一篇:淤泥质地层降水井真空降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