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3886.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聂利红;刘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放置筒 一端连接 支撑杆 放置架 支撑架 线束 支撑架底座 存放装置 等高设置 拿取 摆放 | ||
一种放置架,涉及线束存放装置领域。其包括支撑架、第一放置筒和第二放置筒。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和第七连接杆,其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呈等高设置,第五连接杆位于第四连接杆之上,第六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杆之上,第七连接杆位于第三连接杆之上。第一放置筒的长度大于第二放置筒的长度,第一放置筒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杆,第二放置筒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连接杆。该放置架能够方便不同长度的线束的摆放和拿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存放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置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而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线束生产各工序间,线束大多是由线筐装载,线束在一起存放容易出现绞线、散乱的情况,使得取放不便,操作员拿取时缠绕在在一起的线束被拉扯,容易造成线束损坏。尤其对于长度不同的线束,这种无序的放置方式造成后续生产过程中,找某种型号导线比较困难,不但浪费大量工时,而且影响整体场地布局,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线束行业的大规模、高速生产的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置架,其能够方便不同长度的线束的摆放和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放置架,其包括支撑架、第一放置筒以及第二放置筒。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底座和自支撑架底座往上延伸的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呈等高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杆之上,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上,所述第五连接杆与所述第六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接杆,且所述第七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放置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放置筒的长度,所述第一放置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放置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连接杆。该放置架结构简单且能够方便不同长度的线束的摆放和拿取。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筒与所述第二放置筒均为一中空的圆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筒与所述第二放置筒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均开设有一斜开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筒的周壁上开设有一第一条状豁口,所述第一条状豁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筒的斜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筒的斜开口相对的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放置筒的周壁上开设有一第二条状豁口,所述第二条状豁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筒的斜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筒的斜开口相对的开口连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筒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放置筒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放置筒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放置筒也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3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