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3999.6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擘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5/16;H02K5/18;H02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红涛;孙进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电机轴 发电机 双向旋转式 线圈绕组 上端盖 下端盖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座 电能输出效率 在线圈绕组 转子 安装方便 动能转化 发电设备 紧固螺栓 紧密缠绕 旋转装配 传统的 内旋转 装配体 盖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涉及发电设备领域,所述双向旋转式发电机包括电机轴、上端盖壳、下端盖壳、固定座、线圈绕组和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线圈绕组紧密缠绕在电机轴上,且线圈绕组和电机轴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与固定座的配合形成内旋转装配体,所述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分别盖合安装在线圈绕组的外侧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电机轴的配合形成外旋转装配体。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传统的转子和定子式发电机不能高效的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问题,具有安装方便,电能输出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上使用的发电机都是由端盖、轴承、转子、定子、缠绕线圈、线圈硅钢片组成的传统式发电机,定子固定不动,由动力驱动转子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来进行发电。然而由于定子不动,只有转子转动使发电机的启动转矩变大,尺寸也大,使加工复杂增加发电机的制作成本,受上述技术的限制,发电机未能将有效地将动力转化电能。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更好提高电能转换效率的发电机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用以解决现有传统的转子和定子式发电机不能高效的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所述双向旋转式发电机包括电机轴、上端盖壳、下端盖壳、固定座、线圈绕组和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线圈绕组紧密缠绕在电机轴上,且线圈绕组和电机轴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与固定座的配合形成内旋转装配体,所述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分别盖合安装在线圈绕组的外侧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电机轴的配合形成外旋转装配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轴为空心轴,线圈绕组的两端伸入电机轴的中心且连接有电能传输导线,所述电机轴的底端安装有三相集电环,所述三相集电环通过防脱垫片和轴端螺母与电机轴固定,所述三相集电环通过电能传输导线与线圈绕组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气盒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上端盖壳与电机轴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下端盖壳与电机轴之间,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分别位于固定座与电机轴之间的上下两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硅钢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内侧对称设置的硅钢片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永磁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永磁体为具有稀土元素的钕铁硼永磁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壳的上端和下端盖壳的下端均装配有凸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壳和下端盖壳上安装有若干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旋转装配体的设计,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两个旋转装配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使线圈和永磁体相对切割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有效切割磁感线增加,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采用具有稀土元素的钕铁硼永磁体,具有节能、环保、动能转化效率高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旋转装配体的设计通过多个轴承配合组装,安装便捷,应用灵活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旋转式发电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擘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擘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