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造口疝气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6776.9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甘璟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吴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绷带本体 绷带 造口 本实用新型 连接端 抗菌 伤口愈合 弹性的 细菌 感染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造口疝气绷带,包括有弹性的绷带本体,在绷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还包括有PEI抗菌贴,所述PEI抗菌贴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造口疝气绷带存在的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患者产生感染或炎症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造口疝气绷带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造口疝气是常见的由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术后病发症,其存在将导致肠、腹部功能不全,增加护理困难,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将加重其症状。造口弹力腹带广泛用于防造口疝气等普外科手术初期,佩戴腹带的用户可有效避免防造口疝气的发生。从而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防造口疝气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现有的造口弹力腹带的主要起到对腹部的束紧、支撑作用,减缓局部水肿,促进术后恢复等功能。然而,造口疝气的术后的切口常常容易因处理不当而伴随细菌滋生繁殖,进而引发的感染、皮肤性炎症等问题,导致伤口愈合不良,且容易引起腹内压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造口疝气绷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造口疝气绷带存在的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患者产生感染或炎症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造口疝气绷带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造口疝气绷带,包括有弹性的绷带本体,在绷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还包括有PEI抗菌贴,所述PEI抗菌贴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PEI抗菌贴包括从外向内依次粘结设置的第一防护层、PEI 抗菌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PEI抗菌层包括棉质纺织物和填充在脱脂棉质纺织物间隙中的PEI抗菌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材质均为棉纤维纱布或竹纤维纱布。
进一步的,所述绷带本体内侧面上设置有造口孔,在所述造口孔内嵌装有造口圈,所述造口圈略凸出所述绷带本体内侧面,所述PEI抗菌贴固定在所述造口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造口圈大小为可调的。
进一步的,所述PEI抗菌液的抗菌成分为线状PEI(聚乙烯亚胺),平均分子量为2500~80000KDa,质量浓度为:0.02~2%。
进一步的,绷带本体材质为棉布,其内设置有弹力筋条,和贯穿绷带本体设置的网状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造口圈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的右侧,造口圈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为设置在绷带本体端部的沿绷带本体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毛粘条/钩粘条,所述第二连接端为设置在绷带本体端部的沿绷带本体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钩粘条/毛粘条。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造口疝气绷带,包括有弹性的绷带本体,在绷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还包括有抗菌贴,所述抗菌贴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抗菌贴采用的有效活性成分为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PEI,浸附在棉质纱布上,能对多种致病性细菌、真菌、病毒具有杀灭效果,改变了传统上无抗菌效果的造口绷带,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抗菌率可达到99.99%,可有效的避免现有传统绷带因滋生细菌导致患者产生感染或炎症伤口愈合不良的问题,抗菌杀菌效果好可加速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造口疝气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PEI抗菌贴与造口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吴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吴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6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罩及隔音罩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水凝胶静脉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