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液式制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4731.8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9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元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安宁 |
地址: | 4481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冷剂循环回路 载冷剂 制冷剂循环回路 制冰槽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器 循环流动 制冰系统 满液式 循环泵 槽壁 制冷剂和载冷剂 循环回路系统 热量交换 盐水制 直冷式 块冰 制冰 破损 容纳 融合 流动 运输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的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满液式制冰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共有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用于在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的载冷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前述的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制冰槽和循环泵,其中制冰槽的槽壁内部具有容纳载冷剂流动的通道,循环泵为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流动提供动力,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流动时流经制冰槽的槽壁内部的通道。本实用新型融合了盐水制冰和直冷式制冰的优点,制出的块冰密度更加均匀,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的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满液式制冰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冰行业中,传统和普遍的制冰方法是采用盐水制冰,盐水制冰大多是将镀锌钢板材质的制冰桶放入盐水池中,利用制冷系统将盐水的温度降低至零度以下,低温的盐水通过制冰桶壁与制冰桶内的水换热使制冰桶内的水逐渐凝固成冰,然后再通过起吊装置将制冰桶吊起放置在常温水池中让冰块和制冰桶壁分离,最后再倒出冰块。这种制冰方法制冰速度慢,效率低,耗能大。
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制冰行业中出现了直冷式制冰。直冷式制冰是将制冰槽直接作为制冷系统的一部分,直接使制冷剂在制冰槽的槽壁内腔中进行流动,制冷剂和制冰槽中的水通过槽壁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制冰的目的。例如名称为一种制冰和速冻模块机组及制冷系统,申请号为20152062553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实质上就是一种采用直冷式制冰的制冰槽结构和制冰系统。
但是直冷式制冰也存在明显不足的地方,制冷剂在回路中循环流动时需要状态变化,回路太长制冷效率低,无法充满制冰槽的槽壁内腔,制冷剂自身的物理性质和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都会导致制冰槽各处的温度不均衡,制出的块冰密度不均匀,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还有利用制冷系统制热进行脱冰过程中,同样会出现温度不均衡的现象,脱冰花费的时间也较长,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另外,这种制冰方法使用的制冷剂较多,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想要提高或者保持较好的制冰和脱冰效果及效率,成本更高。此外,制冰槽的槽壁一旦破损造成制冷剂迅速泄露,容易污染环境,维修和维护成本高。
采用传统的盐水制冰,制冰和脱冰过程需要在空间上分开进行。加水操作、更换空间、取冰操作都是由人工进行,不易实现自动化,且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制冰效率低,制冰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满液式制冰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满液式制冰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共有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用于在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的载冷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前述的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制冰槽和循环泵,其中制冰槽的槽壁内部具有容纳载冷剂流动的通道,循环泵为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流动提供动力,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中循环流动时流经制冰槽的槽壁内部的通道。
本方案中的制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可以提供制冷功能,例如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也可以采用类似于空调中的制冷系统。本方案中的制冰槽可以采用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申请号为20152062553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制冰和速冻模块机组,其本质是一种制冰槽,或者采用类似结构的带有装水的槽格和具有容纳冷媒流动通道的槽壁的制冰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元,未经张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回收装置及制冷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