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5547.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斌;马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50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套 连铸辊 加热 芯轴式 芯轴 本实用新型 加热单元 解体装置 液压机 拆解 压力机 解体 人员安全性 感应线圈 工作效率 间隙增大 炉体内壁 送料单元 功能相 固定端 透热炉 自由端 炉体 生产成本 成功率 冲击力 变形 损伤 运送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连铸辊的送料单元、用于给连铸辊辊套加热的加热单元和折解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炉体,在炉体内壁设置感应线圈;所述折解单元为液压机,液压机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分别与辊套芯轴式连铸辊的辊套、芯轴分别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将加热和折解功能相结合,通过透热炉对连铸辊进行加热,使芯轴和辊套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了拆解的难度,降低了对压力机的要求,提高了拆解的成功率,通过本方案的装置辊套解体率达到100%,且芯轴无严重损伤及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解体时冲击力小,周围操作人员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适用于辊套、芯轴式连铸辊的解体维修。
背景技术
连铸机的二冷支导夹辊和拉矫辊统称连铸辊,为了减少连铸辊的更换频率,可以在连铸辊外侧设置可更换的辊套,在更换辊套时,现有的连辊套芯轴式连铸辊解体采用100吨液压拆装机或采用200吨千斤顶人工解体,即利用大压力强行对辊套和辊体进行分离,因连铸辊在线使用时受高温、锈蚀、芯轴变形等,极易造成连铸辊辊体变形,现有方式折解对辊体要求较高,现有工装只能拆解10%左右的连铸辊,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此外,采用大功率拆装机解体连铸辊首先解体率过低,导致待修品报废率高达30%以上,其次在连铸辊辊套与芯轴在结合面有杂物或锈蚀研死的情况下强行解体会造成辊套芯轴结合面损伤或变形严重而导致报废,从而导致维修费用上升,在采用大功率拆装机强行解体辊套系统本身的强度需要提高,拆解过程冲击力大,在工作期间操作人员安全隐患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用于运送连铸辊的送料单元、用于给连铸辊辊套加热的加热单元和折解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炉体,在炉体内壁设置感应线圈;
所述折解单元为液压机,液压机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分别与辊套芯轴式连铸辊的辊套、芯轴分别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料单元为送料车,包括固定轨,与固定轨滑接的滑车,滑车上部设有与芯轴相配合的固定夹。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料单元为吊车,吊车通过与芯轴连接的吊环与连铸辊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将加热和折解功能相结合,通过透热炉对连铸辊进行加热,使芯轴和辊套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了拆解的难度,降低了对压力机的要求,提高了拆解的成功率,通过本方案的装置辊套解体率达到100%,且芯轴无严重损伤及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解体时冲击力小,周围操作人员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为送料单元、11为固定轨、12为滑车、2为加热单元、21为炉体、22为感应线圈、23为冷却水管、3为折解单元、31为固定端、32为自由端、4为主电源、5为冷却水塔、6为辊套芯轴式连铸辊、61为辊套、62为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辊套芯轴式连铸辊加热解体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连铸辊的送料单元1、用于给连铸辊辊套加热的加热单元2和折解单元3;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炉体21,在炉体内壁设置感应线圈22;
所述折解单元为液压机,液压机的固定端31和自由端32分别与辊套芯轴式连铸辊6的辊套61、芯轴62分别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5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带加工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利于减少浇铸制品中气泡的浇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