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0762.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波;王勇;李朝科;颜正辉;张玮;秦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0 | 分类号: | H02K11/40;H05F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铜辫 本实用新型 发电机转轴 接地结构 配重件 发电机技术领域 接地可靠性 可靠接触 转轴接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接触的铜辫,还包括设于铜辫上的配重件,且配重件自然垂下,不与转轴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使铜辫与转轴可靠接触,有效提升转轴接地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转轴可靠接地对于大型发电机至关重要,如果转轴接地不可靠,会导致发电机转轴表面有静电荷积累,进而在转轴与轴瓦之间产生电压差,导致转子轴承润滑油膜击穿。现有的大型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都是利用铜辫本身的重力保证铜辫与转轴的接触,在转轴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铜辫存在被甩离转轴的可能,铜辫与转轴的接触相对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使铜辫与转轴可靠接触,有效提升转轴接地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接触的铜辫,还包括设于铜辫上的配重件,且配重件自然垂下,不与转轴直接接触。
作为选择,铜辫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自由端,配重件固定于自由端。
作为进一步选择,铜辫与转轴接触部位位于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
作为进一步选择,铜辫的固定端通过绝缘板和气封圈筋连接固定。
作为选择,配重件为重物块。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实用新型中各零件的作用如下:
本方案采用的铜辫尾端仍配置配重件,利用配重件所受的重力,使铜辫与转轴可靠接触,有效提升转轴接地可靠性。为了避免配重件造成转轴磨损,将两条铜辫从转轴一侧沿转轴并排引出,适当加长铜辫,使配重件自然垂下,不与转轴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铜辫尾端仍配置配重件(重物块),利用端头所受的重力,使铜辫与转轴可靠接触,有效提升转轴接地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转轴,2为铜辫,21为固定端,22为自由端,3为配重件,4为绝缘板,5为气封圈筋,6为止动把合板,7为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发电机转轴接地结构,包括转轴1,以及与转轴1接触的铜辫2,还包括设于铜辫2上的配重件3,且配重件3自然垂下,不与转轴1直接接触。作为选择,如本实施例附图所示,铜辫2一端为固定端21,一端为自由端22,配重件3固定于自由端22,铜辫2与转轴1接触部位位于固定端21与自由端22之间。铜辫2的固定端21通过绝缘板4和气封圈筋5连接固定,绝缘板4上设置止动把合板6,绝缘板4通过支撑板7与气封圈筋5连接固定。配重件3可以选择各种增加铜辫2重量使其与转轴1可靠接触的部件或结构,作为优选如本实施例所示为重物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0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步闭环紧凑型无极调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风电除冰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