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613.8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刚;金建伟;麦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导电件 后轴承支架 前轴承支架 塑封体 驱动电路板 塑封电机 直流无刷 导电 本实用新型 安装工序 定子铁芯 减少材料 金属材料 塑封定子 转子组件 不导电 美观性 壁厚 塑封 转轴 连通 隔离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塑封定子、前轴承支架、后轴承支架、驱动电路板和金属导电件,后轴承支架和前轴承支架是由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制造,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使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连通导电;金属导电件与驱动电路板和定子铁芯隔离开来不导电,一部分金属导电件被塑封在塑封体里面,其余部分的金属导电件裸露出塑封体的表面。它可以实现金属导电件连接可靠,不易脱落,安装工序简单,美观性好,同时部分塑封体壁厚较小,从而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无刷塑封电机由于采用PWM控制,电压高速切换,在轴承内外轮之间产生轴电压,由于电机本体部分的塑封材料是绝缘的,前轴承支架、后轴承支架之间实际上是不能够直接导通的,电机结构上不能预防轴承电腐蚀,使轴承的润滑油产生绝缘破坏,发生轴电流,导致轴承内外轮产生波状磨耗,发生异音,为解决该问题,利用导电体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使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处于等电位,降低轴电流。
目前,一些厂家通常在塑封电机外表面粘贴导电胶带或者连接导电体,但该结构在电机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可靠性差,工序多,导电体安装麻烦,且影响美观性;与此同时导电体完全外露容易腐蚀氧化。
另一些厂家,将导电体几乎完全塑封在塑封体里面,这样导致塑封体的壁厚增加,从而导致注塑料的增加,增加成本;还有在注塑时,为了固定好导电体,其结构是需要在端部绝缘的外缘径向凸出固定结构以便在注塑时固定导电体,但结构复杂,使塑封体径向的尺寸增加,导致塑封体用料大大增加,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机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的导电体完全塑封在塑封体里面,导致塑封体壁厚增加,成本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机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的导电体塑封在塑封体里面时,固定导电体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产品可靠性低,导致塑封体径向的壁厚增加,导致成本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直流无刷塑封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塑封定子、前轴承支架、后轴承支架、驱动电路板和金属导电件,转轴和转子组件安装连接一起,塑封定子套在转子组件外,驱动电路板安装在塑封定子的空腔里面,其中:所述的塑封定子包括塑封体、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端部绝缘安装在定子铁芯端面上,线圈绕组绕在端部绝缘上,塑封体将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塑封成一体;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永磁体安装在转子铁芯上;后轴承支架和前轴承支架是由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制造,前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后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后轴承支架和前轴承支架分别安装在塑封定子的两端,转轴支承在前轴承支架的轴承和后轴承支架的轴承上;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使前轴承支架和后轴承支架连通导电;其特征在于:金属导电件与驱动电路板和定子铁芯隔离开来不导电,一部分金属导电件被塑封在塑封体里面,其余部分的金属导电件裸露出塑封体的表面。
上述所述的前轴承支架注塑在塑封定子的顶部,前轴承支架与塑封体注塑成一体,后轴承支架以可拆卸的形式安装在塑封定子的底部。
上述所述的金属导电件中间段被塑封在塑封体里面,两端裸露出塑封体的表面。
上述所述的金属导电件包括前支架连接段、中间段和后支架连接段,前支架连接段的端部与前轴承支架连接且裸露出塑封体的外表面,中间段位于定子铁芯的一侧被塑封在塑封体里面,后支架连接段的端部与后轴承支架连接,至少部分后支架连接段被塑封在塑封体里面。
上述所述的后支架连接段包括径向段和轴向段,径向段的一端与中间段连接,轴向段的尾部延伸出一插接段,插接段插入到端部绝缘的定位槽里面,定位槽设置在端部绝缘的顶面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机高温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门用减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