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循环式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150.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陈柳汀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电解机构 内循环式 电解 本实用新型 电解槽 污水处理技术 影响污水处理 间歇性处理 出水水质 电极组件 电解模式 电解系统 电解效率 排放标准 循环电解 上端 电解区 加压筒 内驱动 驱动件 溢流孔 处理器 | ||
1.一种内循环式电解槽,包括电解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区部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通的电解机构(1),所述电解机构(1)包括用于盛放污水的水槽(11)、用于使得污水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12)、用于电解污水的电极组件(13),所述水槽(11)上端设有用于与其他水槽(11)相通的溢流孔(111);所述循环组件(12)竖向布置,其设有加压筒(121)、驱动件(122);驱动件(122)在加压筒(121)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13)内涌动,电解完成的水在加压筒(121)作用下,又被推动向电极组件(13)内流动,在同一个电解机构(1)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反复多次后,电极组件(13)上方的水都能够得有效电解净化;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111)流入下一电解机构(1),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解区部设有搅拌区部,所述搅拌区部设有用于搅拌污水的第一搅拌机构(2)、用于对药剂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机(3),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和第二搅拌机(3)位于电解区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3)分别设有搅拌槽以及搅拌件(22),所述搅拌件(22)上装配有若干搅拌桨(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的搅拌槽一(21)的下端部设有进水孔(211),所述第二搅拌机(3)的搅拌槽二(31)上端部设有出水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筒(121)装配在水槽(11)中,其安装高度低于溢流孔(111)的高度,并与水槽(11)底部保持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13)架设水槽(11)中,其底部空间与加压筒(121)的下方空间相贯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不同电解机构(1)的循环组件(12)和电极组件(13)错位安装,循环组件(12)与相邻电解机构(1)的电极组件(13)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1)上端设有盖板(15),其下端设有放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13)上方连接一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插设于盖板(1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22)上端连接一旋转电机(123),下端设有若干向外伸出的桨叶(1221),所述桨叶(1221)倾斜安装在驱动件(1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1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有机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