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520.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流;王科;陈胜超;贾晓非;程永新;严平;余海涛;孙伟;徐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管 自动限位装置 固定底座 弧形卡槽 活动卡板 本实用新型 对称铰接 工作效率 固定效率 施工安全 灌注桩 拆卸 圆环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对称铰接有活动卡板,两个所述活动卡板的中心相配合的位置都设置有弧形卡槽,两个所述弧形卡槽组合之后构成圆环。解决灌注桩导料管拆卸过程中,下部导料管固定困难且固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注导料管限位,现场根据桩径的直径制作该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一般为圆形。当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结构时,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的。灌注桩是桩基础施工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具有施工振动小、承载力大的特点,在当前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所有涉及灌注桩的施工项目中,均需要采用导料管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导料管为薄壁钢管结构,两端采用螺纹进行连接。现有的导料管拆卸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待导料管拔出地面一定高度后,在下节导料管加劲肋下增设吊点,直接在起吊状态下进行导料管的拆卸;第二种是待导料管拔出地面一定高度后,由人工将一种U型卡槽置于导料管加劲肋下,再进行上节拆卸,这两种方式施工效率低,而且安全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解决灌注桩导料管拆卸过程中,下部导料管固定困难且固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施工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对称铰接有活动卡板,两个所述活动卡板的中心相配合的位置都设置有弧形卡槽,两个所述弧形卡槽组合之后构成圆环。
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耳板,所述耳板上加工有固定螺栓孔,在底座框架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所述底座框架的中间部位预留用于穿过导料管的中心通道。
所述活动卡板包括卡板框架,所述卡板框架的外伸杆末端加工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的活动螺栓孔,在卡板框架之间固定有框架加强杆,所述卡板框架的内侧形成弧形卡槽。
所述活动卡板的外伸杆通过连接螺栓铰接在固定底座的耳板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耳板上的固定螺栓孔。
所述弧形卡槽所构成的圆环内径大于导料管的外径,小于加劲肋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置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制作成本低,且使用快捷,灌注桩混凝土导料管上的加劲肋配合活动卡板上的圆弧形卡槽使用,连接稳定牢固;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固定和拆卸混凝土导料管,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本装置配合灌注桩混凝土导料管上的加劲肋使用,可自动固定导料管,而且其固定方便,拆卸快捷。
3、本装置活动卡板与固定底座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稳定,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板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导料管上升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导料管停止、拆卸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浇筑输电基础倾斜立柱的硬质导管
- 下一篇:预制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