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3231.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旺;高云云;王光坤;张前进;刘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86;F23J15/00;F23J15/0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组合 再生管路 二次风 烟气净化单元 低温催化剂 低温脱硝 控制阀组 再生系统 送风管 两套 焚烧 设备利用率 协同 本实用新型 系统能耗 出风管 出烟口 进烟口 热烟气 烟道 通断 再生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至少两套单元组合,每套单元组合包括依次由烟道连接的焚烧单元、烟气净化单元、SCR低温脱硝单元,以及第一控制阀组;至少两套单元组合包括第一单元组合和第二单元组合,第一单元组合的焚烧单元设有二次风送风管;本系统还包括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进烟口设于第一单元组合中的二次风送风管的出风管,经由第二单元组合中的SCR低温脱硝单元后,出烟口与第一单元组合中的烟气净化单元的入口相连;第一控制阀组设于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用以控制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通断。本技术方案不需要额外配置再生热烟气,降低了系统能耗、设备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保设备领域中,烟气净化普遍依次采用烟气净化单元、SCR低温脱硝单元实现对焚烧单元产生的烟气做排放前处理,目前SCR低温脱硝单元中催化剂再生方法主要有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空气再生热系统进行再生。目前的SCR低温脱硝单元中催化剂再生的方法存在的缺陷主要有:能耗高;需要配置再生热烟气处理系统;投资高;加热及新增的烟气处理设备利用率低,单炉设备利用周期为六个月一次。本申请针对同类现有技术或产品要解决目前SCR低温脱硝单元中催化剂再生存在的:能耗高、需要配置再生热烟气处理系统、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旨在要解决目前SCR中催化剂再生中存在的:能耗高、需要配置再生热烟气处理系统、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至少两套单元组合,每套所述单元组合包括依次由烟道连接的焚烧单元、烟气净化单元、以及SCR低温脱硝单元,所述至少两套单元组合包括第一单元组合和第二单元组合,所述第一单元组合中的所述焚烧单元设有二次风送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还包括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
所述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进烟口设于所述第一单元组合中的所述二次风送风管的出风管,经由所述第二单元组合中的所述SCR低温脱硝单元后,所述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出烟口与所述第一单元组合中的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入口相连;以及,
第一控制阀组,设于所述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用以控制所述第一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元组合中的所述焚烧单元也设有二次风送风管;
所述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还包括第二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
所述第二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进烟口设于所述第二单元组合中的所述二次风送风管的出风管,经由所述第一单元组合中的所述SCR低温脱硝单元后,所述第二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出烟口与所述第二单元组合中的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入口相连;以及,
第二控制阀组,设于所述第二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用以控制所述第二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可以将第一单元组合的焚烧单元的二次风送风管的二次风引至第二单元组合中的SCR低温脱硝单元,所述第二单元组合中的SCR低温脱硝单元利用所述二次风进行催化剂再生后将二次废气继续通过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管路回引至第一单组合中的烟气净化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后排出,不需要额外配置再生热烟气处理系统,降低了系统能耗、设备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炭基催化法脱硫脱硝系统的喷氨装置
- 下一篇:高效电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