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修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6793.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雷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网 可吸收 网板 预成型 内下壁 眼眶 骨折 本实用新型 修复体 修复 塑形 网孔 大小不一 上表面 可塑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修复体,包括:可吸收网板、预成型钛网;所述可吸收网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网孔,所述可吸收网板具有可塑性,所述可吸收网板通过所述预成型钛网塑形,塑形后的所述可吸收网板固定于所述预成型钛网的上表面;所述预成型钛网包括:钛网本体,所述钛网本体上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二网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可吸收网板和预成型钛网固定,共同使用可以提高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修复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及体育运动的发展,眶壁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已引起眼科、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的重视。现有的眶壁骨折修复材料包括骨材料、羟基磷灰石、Medpor、钛网、楔形体等。
目前对于内下壁骨折,多采用Medpor或楔形体分别植入内壁、下壁,手术虽然可以修复骨折的骨缺损区域,但是内下隅角没有弧度,无法达到解剖复位,后期可能遗留眼球运动障碍。虽然用钛网修复内壁及下壁骨折,可以解决内下隅角的解剖问题,但是因钛网是镂空状,部分眼眶内脂肪会通过孔隙流失,故后期会存在眼眶内容积进一步丢失造成眼球内陷的问题。另外,钛网植入术后早期眼球运动良好,但如果眶内组织与植入物发生粘连而出现眼眶综合征,将产生眼球运动障碍或复视,所以单纯使用一种修复材料来修复内壁及下壁骨折,效果是有限的。
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解决内下隅角的解剖问题,不妨碍眼球运动,且修复效果好的修复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修复眼眶内下壁骨折,且不会对眼球运动造成障碍的,用于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修复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修复体,包括:可吸收网板、预成型钛网;所述可吸收网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网孔,所述可吸收网板具有可塑性,所述可吸收网板通过所述预成型钛网塑形,塑形后的所述可吸收网板固定于所述预成型钛网的上表面;所述预成型钛网包括:钛网本体,所述钛网本体上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二网孔。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可吸收网板与预成型钛网结合固定后同时使用,可以解决眼眶组织与植入物发生黏连,使眼球运动受限的问题,且预成型钛网与可吸收网板的形状相同,使得两者连接后更加贴合,连接更加稳定,对骨折修复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预成型钛网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钛网本体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钛网本体的边缘相连接。固定部可以将预成型钛网、可吸收网板与修复部位进行连接,防止预成型钛网、可吸收网板移位,可以更好的对骨折进行修复。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部通过固定孔与骨折修复部位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吸收网板的大小能够随意裁剪。
优选的,塑形、裁剪后的所述可吸收网板的形状与所述预成型钛网的形状相同,能够更好的对骨折进行修复,减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发生机率。
优选的,所述修复体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钛网本体与所述可吸收网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预成型钛网和可吸收网板固定在一起,有效的解决了眼眶内脂肪流失,眼眶内陷以及眼球运动受限等问题,增强了眼眶内下壁骨折修复的效果。
(2)可吸收网板的可塑性很强,将可吸收网板通过预成型钛网塑形,便于可吸收网板和预成型钛网的固定,更有利于对眼眶内下壁骨折的修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雷,未经刘洪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6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跟骨假体
- 下一篇:用于眼眶壁骨折修复的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