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2793.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5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城;侯衍鹏;罗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4 | 分类号: | A61H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黄磊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接头 出气座 气流通道 一端连接 振动手柄 排气端 治疗头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冲击通道 高压气体 工作要求 气管连接 气路组件 手柄内部 冲击头 电磁阀 高频率 高气压 气路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手柄,包括气管、手柄和治疗头,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出气座、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所述出气座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通过管路与气管连接,所述出气座的上部设有用于控制气流通道通闭的电磁阀,所述出气座的排气端与第一出气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内部设有与出气座排气端连接的气孔,所述第二出气接头内部设有与气孔连接的冲击通道,所述治疗头与第二出气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气路路径短,高压气体直接带动冲击头工作,可满足高气压、高频率的工作要求,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手柄。
背景技术
振动手柄是利用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原理,通过冲击头撞击皮肤组织,在不同密度的皮肤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产生生物学效应;
现有技术中的振动手柄,大部分在手柄及气管中设有气路管道,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气路管道中的子弹体,高速的子弹体再撞击冲击头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气路管道部分路径比较长,会损失一部分的压降;而且子弹体存在运动惯性,加速和变向都需要响应时间,因此造成冲击头的运动频率和冲击强度受限,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冲击头冲击强度和震动频率的振动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振动手柄,包括气管、手柄和治疗头,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出气座、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所述出气座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通过管路与气管连接,所述出气座的上部设有用于控制气流通道通闭的电磁阀,所述出气座的排气端与第一出气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内部设有与出气座排气端连接的气孔,所述第一出气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治疗头包括壳体、冲击头和弹性部件,所述壳体与第二出气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冲击头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冲击头的驱动端穿过第二出气接头与气孔相对设置,所述冲击头的撞击端伸出壳体;所述弹性部件套接于冲击头,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住壳体,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住第二出气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气接头包括法兰部、连接壁以及连接壁内部的冲击通道,所述冲击通道与气孔连通,所述冲击头的驱动端位于冲击通道中,所述法兰部与第一出气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壁与壳体内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头上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位于壳体内壁与连接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朝向壳体内壁,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内壁抵住第一凸台,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端面伸出第一凸台并与连接壁抵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凸台与壳体内壁间安装弹性环。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头上沿其轴向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位于壳体内壁和连接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对设置,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内壁抵住第一凸台,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端面伸出第一凸台并与连接壁抵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内壁抵住第二凸台,且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端面伸出第二凸台并与壳体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内腔相互贯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第二壳体之间填充缓冲体,所述冲击头上具有朝向缓冲体的第一凸台和朝向连接壁且与台阶面平行的第二凸台,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内壁抵住第一凸台,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的端面伸出第一凸台并与连接壁抵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内壁抵住第二凸台,且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端面插入缓冲体的定位环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侧壁呈S形,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侧壁为圆形,所述第二弹性体安装在第一弹性体的褶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2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腿部护理按摩装置
- 下一篇:六方位远红外照射汗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