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8710.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西平;曹文彬;江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义文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凝胶 反应池本体 污染物催化降解 反应池体 排水管 贯通连接 短管 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污水 隔离板 固定杆 固定环 海绵柱 连接环 盖板 合页 框体 漏筒 排出 纱布 筛板 竖杆 竖管 吸附 细杆 过滤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包括反应池本体,反应池本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开口,反应池本体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反应池本体左侧的上方贯通连接有短管,反应池本体右侧的下方贯通连接有排水管。该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通过反应池本体和短管,以及排水管、框体、竖杆、第一气凝胶、细杆、弯壳、筛板、竖管、纱布、漏筒、第二气凝胶、隔离板、圆筒、固定杆、第三气凝胶、固定环、海绵柱、连接环和软绵柱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可以对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有效的过滤,使其被气凝胶进行很好的吸附,避免了被排出的污水中还存在着污染物,使环境得到了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池体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
背景技术
气凝胶,又称为干凝胶,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气凝胶也具凝胶的性质,即具膨胀、触变和离浆作用,科学家们将气凝胶亲切地称为“超级海绵”,因为其表面有成百上千万的小孔,所以是非常理想的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材料,反应池体机构是通过气凝胶对污水进行催化降解过滤的机器,但现如今的反应池体机构在使用时,不能对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有效的过滤,导致被排出的污水中还残留着很多的污染物,从而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解决了反应池体机构在使用时,不能对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过滤,被排出的污水中还残留着很多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物催化降解气凝胶的反应池体机构,包括反应池本体,所述反应池本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反应池本体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反应池本体左侧的上方贯通连接有短管,所述反应池本体右侧的下方贯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反应池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反应池本体内腔的左侧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穿孔,所述框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反应池本体内腔的背面和正面相接触,所述框体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凝胶,所述第一气凝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反应池本体内腔的背面和正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气凝胶内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壳,所述弯壳内腔靠近竖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筛板,所述弯壳的底部贯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圆孔,所述竖管内腔的表面绕圆周贴合有纱布,两个所述竖管的底部分别与框体内侧底部的两侧相连接,所述框体的底部绕圆周固定连接有漏筒,所述漏筒内侧的中部绕圆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凝胶,所述反应池本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左侧通过滑道与框体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隔离板左侧的下方固定贯穿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右侧贯穿隔离板的左侧,且延伸至隔离板的外部,所述圆筒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凝胶,所述第三气凝胶表面的右侧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三气凝胶内侧的右侧绕圆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三气凝胶的右侧绕圆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所述海绵柱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圆筒内侧的右侧绕圆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绕圆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软绵柱,所述软绵柱靠近海绵柱的一端与短杆远离海绵柱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本体表面的中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橡胶柱,所述反应池本体表面的中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橡胶柱与圆柱呈上下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框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过滤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两侧分别与反应池本体内腔的右侧和隔离板的左侧相接触,所述第一过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油田污水的高效过滤器
- 下一篇:离心式水暖管道排气除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