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1657.6 | 申请日: | 201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恒昌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触发电极 孔塞 供墨墨盒 电控 连续供墨系统 控制器 通气孔 加墨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气压控制器 输入端连接 通断电控制 第一电极 预设位置 弹性孔 电磁板 开关孔 连接管 侧壁 内腔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供墨墨盒、连接管、控制器、电控孔塞;供墨墨盒上设有加墨开关孔及通气孔,电控孔塞设置通气孔正上方,电控孔塞由弹性孔塞和继电器连接构成,墨盒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电极,墨盒的侧壁预设位置设有第二触发电极及第三触发电极,第二触发电极及第三触发电极分别与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电磁板的通断电控制孔塞的开关,通过供墨墨盒内的气压控制器为墨盒加墨,智能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现代办公室必备的一种设备,喷墨打印机是将液体油墨经喷嘴变成细小微粒喷到印纸上,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打印噪音低、使用专用纸张时可以打出和照片相媲美的图片等优点。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内的墨水用尽后,通常直接更换墨盒,或者通过供墨墨盒为其添加新墨。但现有的技术中,对墨盒内的墨水无自动检测装置,无法智能、及时的实现墨水自动添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进行智能加墨的连续供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供墨墨盒、连接管、控制器、电控孔塞;所述供墨墨盒上设有加墨开关孔及通气孔,所述电控孔塞设置于所述通气孔正上方,所述电控孔塞由弹性孔塞和继电器连接构成,所述墨盒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电极,所述墨盒的侧壁预设位置设有第二触发电极及第三触发电极,所述第二触发电极及所述第三触发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橡胶圆环,所述橡胶圆环设置于所述通气孔位置。
优选地:所述电控孔塞包括、第一电磁板、第二电磁板、弹簧及弹性孔塞;所述第一电磁板与所述第二电磁板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板与所述弹性孔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板上缠绕有电磁线圈。
优选地:所述弹性孔塞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孔塞为圆台形。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二触发器及控制芯片,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第一触发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二触发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控孔塞的受控端连接。
优选地:加墨开关孔带有密封开关孔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墨盒、供墨墨盒、连接管、控制器、电控孔塞,形成了一种连续供墨系统。通过墨盒内的电极板检测墨盒墨量,并通过电控的孔塞的插拔控制供墨墨盒内的气压,进而控制供墨墨盒的供墨。本技术方案简单有效,能够智能的控制墨盒的自动加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通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电控孔塞原理图。
图中,100-供墨墨盒,200-墨盒,300-连接管,500-控制器,600-电磁线圈,110-加墨开关孔,120-通气孔,130-电控孔塞,131-第一电磁板,132-弹簧,133-第二电磁板,134-弹性孔塞,210-第一电极,220-第一触发电极,230-第二触发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恒昌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恒昌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1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