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假肢接受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7276.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榆;黄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宇天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0 | 分类号: | A61F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叁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肢接受腔 内筒 外筒 本实用新型 内腔 技术方案要点 可拆卸连接 康复用品 制作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用品,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假肢接受腔,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筒和套设在外筒中的内筒,所述外筒配合有多个内筒,所述内筒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大小不同,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患者的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降低了同一患者的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用品,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假肢接受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假肢接受腔是不可调整大小的,如果接受腔过大过小,只能更换。一般残肢萎缩的话,医生会建议患者先用残肢袜来进行调节,但是一旦增加到三个以上就有很大可能会磨破,就必须换腔;如果是残肢变粗,那就只能换腔。导致患者频繁更换假肢接受腔的情况,造成同一患者的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肢接受腔,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患者的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假肢接受腔,包括外筒和套设在外筒中的内筒,所述外筒配合有多个内筒,所述内筒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大小不同,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患者的残肢的粗细发生变化时,可以更换与外筒配合的内筒,使内筒的内腔适应患者残肢粗细的变化;经一次加工出的多个内筒,可以解决患者每次更换假肢接受腔时都需要对残肢部位进行测量的问题,减少了同一患者的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的一侧包括安装门,所述安装门的一侧与外筒铰接,另一侧与安装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内筒时,可打开外筒上的安装门将原来的内筒从外筒中拆下,然后将合适的内筒放入外筒中,再将安装门与外筒连接即可;一端与外筒铰接,另一端与外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门可以方便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可以方便内筒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门远离与外筒的铰接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外筒上对应于安装门的连接孔的位置也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筒和安装门相互对应的连接孔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在外筒上的安装门,既可以实现安装门与外筒之间的快速拆卸,又可以实现安装门与外筒之间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为半圆形孔,所述安装门和外筒上相互对应的连接孔组成一个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安装门与外筒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的一侧的厚度相同,使安装门与外筒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的一侧光滑平整,从而使内筒可以稳定在安装在外筒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在外筒的内外两侧分别套设有内垫片和外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可以增大螺栓和螺母与外筒和安装门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分散外筒与安装门上的受力,从而避免了外筒和安装门的连接孔处受到的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外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减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的残肢进入到内筒中后,内筒可通过外筒上的减压槽进行减压,从而使位于内筒中的患者的残肢受到的压力减小,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及外筒的下侧均开设有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可使患者的残肢部位保持干燥清爽,提高患者残肢部位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宇天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宇天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肢悬吊裤
- 下一篇:冠状动脉定位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