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棋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223.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7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陆佩佩;赵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彩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A63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棋 棋子 棋盘 翻转 可变性 本实用新型 儿童使用 棋类游戏 棋子形状 下棋游戏 转动部件 一体化 下端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棋盘,包括棋盘本体和若干个棋子,棋盘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棋子固设在凹槽内;所述棋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棋,所述第一子棋的下端面设有区分对手的标识;所述凹槽内还设有使第一子棋翻转以显示不同标识的转动部件。通过将棋子与棋盘固定连接,棋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棋且通过翻转第一子棋即可完成整个下棋游戏的动作,结构及操作均简单,棋子形状和标识的可变性有效提升棋类游戏的趣味性,尤其适用于儿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体化棋盘。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棋类产品一般包括棋盘以及与棋盘配套的棋子,由于棋子较多容易丢失、不便收纳,且下棋时需要频繁地拿起放下,操作不便。针对该问题,棋类产品生产厂家也作出了一些改进,比如用磁性作用吸附、移动棋子和设计盖板盖住棋子以防止丢失,但该类结构复杂,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结构的增加多少都会使下棋游戏产生局限性,降低使用者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操作均简单,提升下棋乐趣的一体化棋盘。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体化棋盘,包括棋盘本体和若干个棋子,棋盘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棋子固设在凹槽内;所述棋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棋,所述第一子棋的下端面设有区分对手的标识;所述凹槽内还设有使第一子棋翻转以显示不同标识的转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棋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通过转动部件翻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棋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分部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二分部的下端面设有第三标识。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子棋下方的第二子棋,所述第二子棋的上端面、与第一分部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二子棋的上端面、与第二分部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三标识。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件呈拱形,至少两个第一子棋滑动地串设在转动部件上;下棋前所述第一子棋均设置在转动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子棋具有标识的一端面朝下;下棋时第一子棋滑动到转动部件的另一端,第一子棋具有标识的一端面朝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棋为片状。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以使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紧靠。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分部内的铁质件和设置在第二分部内的磁性件。
优选地,所述棋子的高度低于凹槽的高度,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端还设有与标识对应的标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棋子与棋盘固定连接,棋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棋且通过翻转第一子棋即可完成整个下棋游戏的动作,结构及操作均简单,棋子形状和标识的可变性有效提升棋类游戏的趣味性,尤其适用于儿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体化棋盘中棋子不同显示状态及不同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体化棋盘中棋子不同显示状态及不同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彩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彩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