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电源用阻燃防火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5701.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4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前;许雁飞;林雪;张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万阳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29;H01B7/04;H01B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桂林;马林中 |
地址: | 6205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线芯 本实用新型 分隔结构 通信电源 包带层 阻燃 聚丙烯填充层 阻燃防火 软电缆 防火阻燃性能 设备技术领域 防火软电缆 陶瓷化硅胶 防护结构 使用寿命 弯折性能 应急条件 护套层 软线缆 分隔 填充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源用阻燃防火软电缆,涉及防火软电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4根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外侧包裹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外侧包裹有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与包带层之间还设置有聚丙烯填充层,还包括阻燃分隔结构和陶瓷化硅胶防护结构,所述阻燃分隔结构将4根绝缘线芯分别分隔开,所述聚丙烯填充层填充到绝缘线芯与阻燃分隔结构内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保障软线缆有效弯折性能的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防火阻燃性能,大大提高了应急条件下通信电源电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软电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通信电源用阻燃防火软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通信电源使用环境复杂,通常采用软电缆作为输送电缆,软电缆具有灵活的弯折半径,能适应复杂狭小的安装环境。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软电缆的弯曲灵活度,现有技术的方法是采用柔韧性较好的材料作为保护层,从而提高其抗弯折性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信电源与普通的软电缆使用环境又存在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在应急通信环境下,需要同时保障软电缆的抗弯折性能和防火阻燃性能,目前市面上只有单独的软电缆和单独的阻燃电缆,而不具有一种同时满足防火阻燃和抗弯折的复合软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软电缆无法满足应急通信环境下对电缆防火阻燃性和抗弯折性兼具的需求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电源用阻燃防火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电源用阻燃防火软电缆,包括4根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外侧包裹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外侧包裹有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与包带层之间还设置有聚丙烯填充层,还包括阻燃分隔结构和陶瓷化硅胶防护结构,所述阻燃分隔结构将4根绝缘线芯分别分隔开,所述聚丙烯填充层填充到绝缘线芯与阻燃分隔结构内的间隙中,所述陶瓷化硅胶防护结构分别挤包在4根绝缘线芯的外侧;
所述阻燃分隔机构包括圆环外层、十字分隔板,所述十字分隔板固定在圆环外层的中央,所述十字分隔板将圆环外层分隔成四个独立腔室,所述绝缘线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腔室内;
所述陶瓷化硅胶防护结构包括4组圆环圈、中心连接段,所述圆环圈分别挤包在对应的绝缘线芯,所述中心连接段分别与圆环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化硅胶防护结构的材料采用硅橡胶、云母粉、矿物硅酸盐、阻燃剂、补强填充剂加工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分隔机构采用防火硅胶加工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玻璃纤维填充层、导体编织层和绝缘层,所述玻璃纤维填充层外包裹有导体编织层,所述导体编织层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玻璃纤维填充层由7根或者19根玻璃纤维相互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的阻燃电缆,为了保障其阻燃性能,多采用高熔点的金属外套管,这就大大限制了电缆的弯曲灵活度,在作为通信电源电缆使用时,无法适应复杂的工作条件,而现有的软线缆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比较适合作为通信电源电缆使用,但当遇到特殊应急条件,其使用环境复杂程度远远大于正常条件,则需要软电缆具有防火阻燃性能,在这一双重要求下,现有技术的电缆均无法满足,无法保障应急通信电源的正常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重新设计了软线缆的内部结构,在保障软线缆有效弯折性能的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防火阻燃性能,大大提高了应急条件下通信电源电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聚丙烯填充层在填充时,采用半填充的方式,从而使绝缘线芯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保障其在弯折过程中不至于过度挤压,提高弯折性能。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制作而成,具有弹性,能对绝缘线芯形成弹性束缚,利于绝缘线芯的相对移动和减小摩擦力,护套层采用硅橡胶护套料加工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万阳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万阳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5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平台用瓷铠型防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自粘性电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