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533.1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林;白阳;刘洪臣;姜华;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李红伟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入 可移动结构 长条结构 可观察 通道结构 上颌窦 观察 垂直切口 末端位置 通道形状 向后移动 形状可变 一体连接 有效减少 纵向切口 穿出 后移 伸出 | ||
1.一种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包括伸入部分(1),连接部分(2)及手持部分(3),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2)连接伸入部分(1)与手持部分(3);伸入部分(1)设置一从伸入部分(1)穿出的纵向深切口(11),连接部分(2)与手持部分(3)内设置与深切口连接在一起的通道结构(21);纵向深切口(11)内设置一垂直切口纵向的可移动结构,可移动结构从纵向切口伸出;通道结构(21)内设置一与通道形状一致且形状可变的长条结构,长条结构与可移动结构一体连接;在手持部分(3)设置可观察到长条结构后末端位置的观察结构;观察结构旁设置刻度;未使用时,可移动结构贴近纵向深切口(11)的最前端,长条结构后末端位置与初始最低刻度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2)的形状与口腔生理弯曲一致或设置为直的连接部分(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伸入部分(1)与手持部分(3)在一条直线上或在两条平行线上,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用力的方便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纵向深切口(11)从伸入部分(1)中心向一侧边缘切除,可移动结构从一侧伸出;或者,纵向深切口(11)从伸入部分(1)中心向两侧边缘切除,可移动结构从两侧伸入部分(1)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设置保证可移动结构不会在无力作用下克服重力作用向下移动的接触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纵向深切口(11)从距离伸入部分(1)最前端0.5-2mm的位置处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观察结构为设置在手持部分(3)的贯穿切口(31);或者观察结构为包含通道结构(21)的透明段(32);透明段(32)与其他部分紧密连接;或者观察结构为设置在长条结构后端的带刻度的粗柱(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当观察结构为贯穿切口(31)时;长条结构为由金属材料制备的细金属条(311),细金属条(311)的直径与通道结构(21)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当观察结构为包含通道结构(21)的透明段(32)时,所述长条结构为由两端为活塞结构,中间为液体填充的结构,活塞结构与通道壁为保证中间液体填充不会露出的紧密接触方式;或者长条结构为两端为圆形板,圆形板之间设置盛液膜(322),盛液膜(322)内盛有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观察伸入深度的上颌窦内提冲,其特征在于,当观察结构为设置在长条结构后端的带刻度的粗柱(33)时,手持结构后端设置粗柱设置槽(331);未使用状态,粗柱(33)与设置槽平齐,使用时随长条结构后移是粗柱(33)移出,移出的距离等于伸入的深度,粗柱(33)上显示对应的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5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科定位导板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水平定位装置的面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