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石墨接地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8847.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裴锋;田旭;刘欣;贾蕗路;陈文;陈田;毛荣军;曹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B7/00;H01B7/18;H01B7/20;H01B7/2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套管 石墨芯 铜绞线 编织线 石墨 本实用新型 碳化硅套管 柔性石墨 铜钼合金 封装层 接地体 导电 套管 机械损伤 施工过程 完全隔离 耐高温 耐磨损 地体 电偶 腐蚀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石墨接地体,包括铜绞线,还包括第一导电套管、石墨芯线、石墨编织线、第二导电套管和封装层,第一导电套管包裹铜绞线,第一导电套管为碳化硅套管,石墨芯线包裹第一导电套管,石墨编织线包裹石墨芯线,第二导电套管包裹石墨编织线,第二导电套管为铜钼合金套管,封装层包裹第二导电套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石墨芯线和石墨编织线对铜绞线进行包裹,能够使铜绞线与土壤完全隔离,铜绞线与石墨芯线之间隔有第一导电套管,第一导电套管为碳化硅套管,具有导电耐高温的性能,能够有效防止铜绞线与石墨芯线之间的电偶腐蚀,第二导电套管采用铜钼合金套管,具有导电耐磨损的性能,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接地体的机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接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石墨接地体。
背景技术
接地体是一种填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起到将电力故障电流、雷电流、静电等有效导入大地,减小跨步电压的作用,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接地体一般采用钢线制作,由于钢线自身电阻较大,单位长度表面积较小,因此埋入地下的部分必须有足够的长度,才能降低其电阻值,增强导电性。
由于接地体需要深入土壤内,因此接地体在土壤中的腐蚀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接地体通常采用镀锌钢、铜包钢、铜镀锌、锌覆钢等方案,这些接地体在土壤中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但当土壤中存在杂散电流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电解腐蚀,同时,这些材料刚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石墨接地体,解决现有技术容易产生电解腐蚀、受到机械损伤的问题。
一种柔性石墨接地体,包括铜绞线,还包括第一导电套管、石墨芯线、石墨编织线、第二导电套管和封装层,所述第一导电套管包裹所述铜绞线,所述第一导电套管为碳化硅套管,所述石墨芯线包裹所述第一导电套管,所述石墨编织线包裹所述石墨芯线,所述第二导电套管包裹所述石墨编织线,所述第二导电套管为铜钼合金套管,所述封装层包裹所述第二导电套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柔性石墨接地体,通过石墨芯线和石墨编织线对铜绞线进行包裹,能够使铜绞线与土壤完全隔离,铜绞线与石墨芯线之间隔有第一导电套管,第一导电套管为碳化硅套管,具有导电耐高温的性能,能够有效防止铜绞线与石墨芯线之间的电偶腐蚀,再通过石墨编织线对石墨芯线进行包裹,进一步提升了防电解腐蚀的性能,石墨编织线的外面通过第二导电套管进行包裹,第二导电套管采用铜钼合金套管,具有导电耐磨损的性能,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接地体的机械损伤,此外,在第二导电套管的外层还包裹有封装层,能够进一步提升该柔性石墨接地体的耐磨、耐蚀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石墨接地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套管上设有若干个纵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凸起的数量的四个,四个所述纵向凸起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凸起比所述第一导电套管的表面高0.6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层为塑料封装层。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层的厚度为0.05mm~0.0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套管和所述石墨芯线之间设有镀钯层。
进一步地,所述镀钯层的厚度为0.02mm~0.04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8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漂浮光伏阵列
- 下一篇:一种适于特殊地形的深接触接地极及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