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906.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9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苗;曾祥华;郭玉国;胡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利国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113 | 分类号: | F42B3/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紫外光 单片机 发送端 接收端 按键控制模块 遥控起爆系统 光电探测器 控制信号 继电器 放大器 放大器输出端 接收控制信号 单片机连接 放电继电器 光电倍增管 发送控制 接口连接 控制核心 控制指令 驱动电路 无线通信 信号转变 充电 探测 弹药 驱动 | ||
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所述发送端通过LED深紫外光与接收端实现无线通信,所述发送端包括以STC12C5620AD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该单片机通过按键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单片机将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后通过LED深紫外光向外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端包括选用光电倍增管做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探测到深紫外光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输入到接收端的放大器中,该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给充电/放电继电器,该继电器与弹药接口连接;该单片机连接LCD显示模块以及按键控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起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
背景技术
波长在200nm至350nm范围之间的紫外光被称为深紫外光。由于臭氧层对太阳辐射中波长为240nm至280nm的紫外辐射具有强吸收作用,形成“日盲”区,即在该波段地面不存在太阳的“日盲”紫外干扰。深紫外光通信就是工作在日盲区,以深紫外光作为载体,把待传输的信息调制到深紫外光上,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深紫外光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深紫外光通信有如下特点:首先,由于大气散射吸收,探测器只能接收到微弱信号,但干扰少,可以工作在如野外爆破等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并且无须严格对准。其次,紫外光在自由空间传播的过程中会呈指数衰减,所以传输距离大多为可视距离。美国军方高度重视深紫外光通信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对短距离传输的深紫外光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在2002年,美国开始研究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深紫外光通信系统,并研制出275nm的深紫外LED。我国对于紫外光通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近年也越来越重视对于紫外光通信领域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使用“日盲”段LED为光源,研究了直升机紫外光通信系统;重庆大学也研究了基于紫外光的语音系统设计与实施。
紫外光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非常适合短距离的复杂电磁环境,在抢险救灾,野外爆破等军事行动中有很大的前景。毋庸置疑,紫外光通信将会受到各个军事大家的高度重视与研究。然而,现有野外爆破军事行动还很少采用通过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是一种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所述发送端通过LED深紫外光与接收端实现无线通信,其特征为:包括以STC12C5620AD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该单片机通过按键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单片机将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后通过LED深紫外光向外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端包括选用光电倍增管做光电探测器(PMT),该光电探测器PMT探测到深紫外光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输入到接收端的放大器中,放大器输出端连接STC12C5620AD单片机,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给充电/放电继电器,该继电器与弹药接口连接;该单片机连接LCD显示模块以及按键控制模块。
优选为:所述光电探测器前端增加紫外滤光片,该光电探测器(PMT)通过PMT高压供电模块供电。
优选为:所述紫外滤光片采用干涉滤光片,其中心波长为268.3nm,半波带宽为17.6nm,峰值透射率为20.4%。
有益效果:提高爆破作业的可靠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中紫外LED及其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3为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中键盘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为基于LED的深紫外光遥控起爆系统按键控制与显示面板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利国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利国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气体二次加压膨胀器
- 下一篇:一种隔空的模压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