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浆套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3921.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林;明宝伟;张宪苏;吕鹏;夏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套筒 空心管 套筒装置 密实 本实用新型 灌浆材料 注浆孔 建筑施工技术 依次设置 灌浆料 下注 连通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灌浆套筒装置。所述灌浆套筒装置包括沿灌浆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注浆孔、套筒和上注浆孔,所述上注浆孔连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出口高度高于所述套筒的顶端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心管的出口高度高于套筒的顶端高度,使得套筒内的灌浆材料由于空心管内的灌浆材料的自身重力使其密实,进而使得整个灌浆套筒内充满灌浆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能导致的套筒灌浆不密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浆套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成为建筑施工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保证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即是装配式建筑的一项核心技术,而套筒灌浆封堵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浆的密实度。现阶段对于灌浆孔的封堵的方式多为在灌浆完毕后直接使用橡胶塞封堵,因灌浆孔高度低于套筒高度,容易导致套筒内灌浆料下沉,且如果封堵不及时可能导致套筒灌浆不密实,影响结构质量。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新型灌浆套筒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浆套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导致的套筒灌浆不密实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浆套筒装置,包括沿灌浆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注浆孔、套筒和上注浆孔,所述上注浆孔连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出口高度高于所述套筒的顶端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下注浆孔为多个,且均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上注浆孔为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的形状为L型。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的材质为PVC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的进口管径小于所述上注浆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还包括橡胶塞,所述橡胶塞能塞入所述下注浆孔和所述空心管的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心管的出口高度高于套筒的顶端高度,使得套筒内的灌浆材料由于空心管内的灌浆材料的自身重力使其密实,进而使得整个灌浆套筒内充满灌浆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能导致的套筒灌浆不密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浆套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注浆孔;2、套筒;3、上注浆孔;4、空心管;5、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灌浆套筒装置,包括沿灌浆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注浆孔1、套筒2和上注浆孔3,上注浆孔3连通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出口高度高于套筒2的顶端高度,使得套筒2内的灌浆材料由于空心管4内的灌浆材料的自身重力使其密实,进而使得整个灌浆套筒2内充满灌浆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能导致的套筒2灌浆不密实的问题。
具体地,下注浆孔1为多个,且均相互连通,当选择其中一个下注浆孔1进行注浆时,先将多个连通的下注浆孔1注满。
具体地,上注浆孔3为多个,当多个下注浆孔1注满时,会依次对每一个上注浆孔3进行注浆,并依次注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浆工装及喷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