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1151.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薛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池 塑料筐 装填 电解 微电解池 防堵塞 集水槽 进水口 排水口 布水 右壁 本实用新型 电解材料 均匀布水 起吊工具 烧结 水平流 板结 短流 开孔 铁碳 铁屑 左壁 沉积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包括电解池、电解填料、塑料筐、布水墙和集水槽;所述电解池采用一种水平流结构,所述电解填料是由铁碳烧结而成的一种电解材料,所述电解池的左壁上设有进水口,右壁上方设有排水口,所述塑料筐用于装填电解填料,装填有电解填料的塑料筐层叠形成填料墙并间隔放在电解池里面,所述布水墙设在所述电解池的进水口与第一排填料墙之间,所述集水槽设在电解池右壁上方且与排水口相通;优点:防止铁屑反应后在池底沉积成一片而板结,采用塑料筐装填以后,可采用小型起吊工具装填和更换,使填料的安装和更换更加方便,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塑料筐周围均匀开孔,以此来均匀布水,减少短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通常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第二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部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废水;第三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鉴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污染特性,对其处理尤为重要,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方案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规定要求的排放标准。
铁碳微电解就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相对于一般微电解设备而言,一般设备均是固定床,采用上升流,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推流性好,但存在不少实用性问题:一是效率不高,反应速度不快;二是床体易板结,造成短路和死区,三是铁屑补充劳动强度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能防止铁屑反应后在池底沉积成一片而板结,采用塑料筐装填以后,可采用小型起吊工具装填和更换,使填料的安装和更换更加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且易更换的微电解池包括电解池、电解填料、塑料筐、布水墙和集水槽,所述电解池左壁上设有进水口,右壁上方设有排水口,所述塑料筐用于装填电解填料,装填有电解填料的塑料筐层叠形成填料墙并间隔放在电解池里面,所述布水墙设在所述电解池进水口与第一排填料墙之间,所述集水槽设在电解池右壁上方且与排水口相通。
进一步,所述电解池采用水平流结构,所述水平流结构是指污水从所述电解池的进水口进入,充分与电解填料发生反应后从左到右水平排出。
进一步,电解填料是由铁碳烧结而成的一种电解材料,所述电解材料能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进一步,塑料筐周围均匀开孔,以此来均匀布水,减少短流。
进一步,所述布水墙上均匀的设有过水孔,工业废水由进水口进入,经过布水墙均匀的进入电解池与电解填料充分的接触反应。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的上沿呈锯齿状,使反应后的水均匀的漫过集水槽由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铁屑反应后在池底沉积成一片而板结,采用塑料筐装填以后,可采用小型起吊工具装填和更换,填料的安装和更换也更加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塑料筐周围均匀开孔,以此来均匀布水,减少短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1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磨废水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催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