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折弯机构的汽车防撞杆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7643.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董峰;董金勇;武智龙;贝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伊而雅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折弯机构 抵持块 放置区 加工设备 汽车防撞 弧形板 夹紧块 折弯 折弯工作台 切管装置 输送管材 送料装置 推送装置 转动连接 自动折弯 弧形部 侧壁 推送 切割 转动 承接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弯机构的汽车防撞杆加工设备,包括输送管材的送料装置、对所述管材进行切割的切管装置和对管材进行折弯的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承接被所述推送装置推送的管材的折弯工作台,所述折弯工作台上设有管材放置区,所述管材放置区的两端具有弧形部,管材放置区的一侧设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弧形板,两弧形板之间设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转动设于所述抵持块的侧壁上,实现自动折弯,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具有折弯机构的汽车防撞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但是,近年来,汽车碰撞造成的车祸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尤其是高速公路上,两车相撞往往导致连环车祸发生。据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占52%,侧面碰撞占31%,追尾碰撞占4%。我国微型车尤其是平头微型车保有量大,其前碰撞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为了防止汽车相碰撞或减少碰撞损失,人们通常的做法是人为的开慢车或汽车前后加保险杠或加强车身坚固等等,这些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在驾驶过程中,有时会不由自主的开快车。由此汽车在进行生产的时候通常会在车前侧及后侧安装防撞杆。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一般是在流水线上进行各个零部件的生产然后再对每一个已加工完善的零部件进行组装,防撞杆也是这样的生产模式,防撞杆一般是需要对足够长的钢管进行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弯折成所设计的形状,现有的折弯机构因为缺少无法实现自动弯折,十分耗费人力和工时,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折弯机构的汽车防撞杆加工设备,实现自动折弯,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具有折弯机构的汽车防撞杆加工设备,包括输送管材的送料装置、对所述管材进行切割的切管装置和对管材进行折弯的折弯机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沿管材的移动方向设有上料端和下料端,所述机架的一组对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分别设有向输送带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在输送带的表面形成一导正管材的导正通道,所述切管装置包括设于送料装置的下料端的分体式切管工作台和设于所述切管工作台一侧的激光切割装置,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切割口与分体式切管工作台的连接处相对设置,所述切管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导正通道连接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包括靠近送料装置的入料端和背离送料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切管工作台上背离送料装置的一端设有一位置传感器,所述切管工作台上设有多个用于夹紧放置在放置槽内的管材的夹紧装置,每个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置于切管工作台内腔中的向外延伸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切管工作台的内壁的一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上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L型压板的一端通过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切管工作台的内壁上,所述L型压板的内壁具有与管材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弧面,所述压板被所述第一气缸带动以抵持放置槽内的管材的表面,所述切管工作台上还设有一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用于沿管材的长度方向将所述管材推离所述切管工作台的表面,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承接被所述推送装置推送的管材的折弯工作台,所述折弯工作台上设有管材放置区,所述管材放置区的两端具有弧形部,管材放置区的一侧设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弧形板,两弧形板之间设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转动设于所述抵持块的侧壁上,所述夹紧块靠近管材的一侧设有与管材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弧面,所述折弯机构的一侧还设有移栽机构,所述移栽机构上设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一用于固定管材的夹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伊而雅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伊而雅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7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件缩口倒角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人防防护设备用角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