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973.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侯代英;李振雨;张旭;闫哲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管道 牵引线 牵引头 预应力钢绞线 穿束装置 穿出端 穿入端 钢绞线 建筑施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 两端连通 一端连接 预应力筋 装置设置 净空 预埋 预设 堵塞 携带 施工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装置,涉及预应力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包括预应力管道、牵引线以及牵引头,牵引线预设于预应力管道内,且牵引线将预应力管道的两端连通,牵引头的截面面积小于预应力管道的净空面积,预应力管道的一端为穿入端,预应力管道的另一端为穿出端,牵引头与牵引线的一端连接,且在牵引线的作用下牵引头能够携带钢绞线从穿入端运动到穿出端。本装置设置了预应力管道、牵引线以及牵引头,牵引线是在厂家制造预应力管道的时候就预埋在内部的,不需要现场进行牵引线的施工;而牵引头的设置,可以使钢绞线可以被很方便的从预应力管道的一端拉到另一端,并且在进行预应力筋拉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堵塞,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预应力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桥梁以及房屋建筑施工领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节省材料、减轻结构自重、提高了构件的刚度、提高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因此适用于对构件的刚度和变形控制较高的结构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对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要求更加严格的今天,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在进行预应力筋穿束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穿设预应力筋首先需要预埋预应力管道,由于施工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很有可能在穿设预应力筋之前,管道就被异物堵塞,当进行预应力筋的穿设的时候,过程非常的复杂,施工时间加长,难度加大。另外,由于在实际工程中,许多预应力管道是弧形设置的,所以,当进行预应力筋穿设的时候,很容易使预应力筋在预应力管道弯曲的位置发生卡顿或者卡死的情况,影响施工的正常开展。预应力筋的穿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装置,包括预应力管道、牵引线以及牵引头,所述牵引线预设于所述预应力管道内,且所述牵引线将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两端连通,所述牵引头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净空面积,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一端为穿入端,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另一端为穿出端,所述牵引头与所述牵引线的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牵引线的作用下所述牵引头能够携带钢绞线从所述穿入端运动到所述穿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从所述穿入端延伸到所述穿出端,所述牵引头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与所述牵引头转动连接,所述滚动轮可活动的嵌设于所述滑动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滑动槽等间距环设于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头包括锥形头和固定盘,所述锥形头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锥形头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锥形头的截面面积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盘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固定盘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盘还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钢绞线的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头还包括多个用于夹住钢绞线的夹头,所述夹头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夹头设置于所述固定盘的更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夹头包括至少两块夹片,两块所述夹片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两块所述夹片的所述夹槽构建为用于卡住钢绞线的卡接部,所述夹头为圆柱体型,且所述夹头的截面面积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夹头的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可活动的插入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夹头从其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向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的方向逐渐与所述固定孔卡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钢筋弯钩器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梁柱结构中的筋柱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