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正集成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9727.4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体 横向体 集成房 纵向体 房屋建筑领域 本实用新型 活动空间 交错分布 结构形成 纵横交错 字型 箱形 美观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方正集成房,包括房体,房体包括呈“十”字型交错分布的横向体和纵向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纵横交错分布的横向体和纵向体结构形成“十”字形的房体,相比现有的箱形集成房,不仅较大程度的扩大了房体内的活动空间,使得房体宽敞舒适,而且内部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房体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正集成房。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房屋常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使用十分广泛。
然而,现有集成房虽然种类较多,但是在安装结构上都比较单一,一般都采用箱形结构进行安装。箱形结构的集成房虽然安装简便,但是内部空间无法得到较大程度利用,导致集成房内布置拥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方正集成房,以解决现有集成房内部空间拥挤,无法得到较大程度利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正集成房,包括房体,房体包括呈“十”字型交错分布的横向体和纵向体。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采用纵横交错分布的横向体和纵向体结构形成“十”字形的房体,相比现有的箱形集成房,同时向四周外侧延展了房体的内部空间,使得房体内部更加宽敞,且房体的四个端部能够分别作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加以利用,而房体的中心部位将四个活动区域一一分隔,从而较大程度的扩大了房体内的活动空间,使得房体宽敞舒适,内部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房体美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横向体和纵向体交错连接的部位为中间体,中间体的底部与地面之间设有下支撑架。下支撑架能够对房体进行支撑,保持房体的稳定。且与现有集成房直接将房体建在地面上的结构相比,采用下支撑架结构一方面能够解决地面不平的问题,使得在建筑时无需对地面进行过多处理,简化施工程序;另一方面下支撑架结构能够将房体与地面分隔开,防止地面湿气上逸而使屋内潮湿,利于长期居住。下支撑架结构位于中间体的底部,使得横向体的两端和纵向体的两端均形成类似飘窗的结构而悬于地面上方,从而增强居住时的舒适感受。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中间体的顶部设有天窗。天窗一方面能够增强室内通风和采光,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在屋内观景。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天窗的顶部设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一方面能够用于将天窗抬高至上支撑架的顶端,从而增大中间体的高度而显得室内宽敞,另一方面能够用于安装遮挡帘而对天窗进行遮挡,保持室内活动的私密性,此外,还能够与下支撑架形成对称效果,显得美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横向体位于纵向体外侧的部位设有入口,入口与地面之间连接有楼梯。将入口设在横向体位于纵向体外侧的部位,而不是直接与中间体连通,能够防止经过楼梯时,人体头部撞在房体的底部上,便于出入,也降低了下支撑架的高度,使得房体重心下沉而能够保持稳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楼梯位于横向体和纵向体交错形成的转角部位处。如此,对房体的转角部位进行充分利用,减少额外的占地宽度或长度,实现集约化。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下支撑架的外部覆盖有遮挡板。遮挡板一方面将下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对下支撑架进行加固,保持房体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遮挡板将下支撑架覆盖起来并与中间体底部共同围合而形成封闭的腔室,能够用于杂物的储存,实现对房体空间的合理利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均呈立方体状。如此,能够保证对房体各结构的稳定支撑和平衡受力,增加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横向体和纵向体的两端均设有窗口。窗口能够增加室内光照和对流通风效果,且便于四面观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9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