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连续沉降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021.2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B01D21/26;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刘锦霞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沉降 基础油 沉降分离装置 废润滑油再生 本实用新型 出油管 储油罐 沉降效率 动力机构 分离效果 固体杂质 壳体内部 快速分离 依次设置 从动轮 进油管 旋转筒 主动轮 输油管 壳体 皮带 电机 架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连续沉降分离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一号离心沉降罐、二号离心沉降罐和三号离心沉降罐和储油罐,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中心位置的旋转筒,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二号离心沉降罐和所述三号离心沉降罐通过输油管相连通,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设置有进油管,所述三号离心沉降罐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架设在述三号离心沉降罐和储油罐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快速分离固体杂质,且沉降效率高、分离效果显著、提取出来的基础油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润滑油的再生回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连续沉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废润滑油的再生回收基础油,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沉降分离工序是废润滑油的再生回收基础油的一个预处理工序,主要目的是分离较大的固体杂质和大部分的水,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设置有多个沉降罐,然后在高温环境下,将预处理过的废润滑油置于第一个沉降罐中进行重力沉降,然后提取第一个沉降罐中的上层分离油到下一个沉降罐进行再次重力沉降,多次沉降之后取得轻质基础油,这样的工艺存在的问题是只利用重力沉降,沉降效率太低、分离效果也不好,提取出来的基础油纯度低,不利于废润滑油的再生回收基础油的后处理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连续沉降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沉降效率、分离效果和提取基础油的纯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连续沉降分离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一号离心沉降罐、二号离心沉降罐和三号离心沉降罐和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中心位置的旋转筒,所述壳体和旋转筒之间具有间隙,并且所述旋转筒可在壳体内做旋转运动,所述壳体外部覆盖有绝热层,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筒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所述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分别与所述壳体顶壁和底壁的轴承相连,所述上支撑管将所述壳体上端面中间位置的开口和所述旋转筒上端面中心位置的开口相连通,所述下支撑管将所述壳体下端面中间位置的开口和所述旋转筒下端面中心位置的开口相连通,所述下支撑管与所述旋转筒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感应阀,所述下支撑管穿过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下方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下侧壁,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下支撑管平行,所述主动轮设置在电机的正下方,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的正下方,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下支撑管的下端垂直相连,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二号离心沉降罐和三号离心沉降罐的结构与一号离心沉降罐的结构一致,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与二号离心沉降罐之间、所述二号离心沉降罐与三号离心沉降罐之间均通过输油管相连通,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设置有进油管,所述三号离心沉降罐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与所述储油罐相连,所述进油管、输油管和出油管均通过所述上支撑管的顶部穿入并且延伸到所述旋转筒内,所述输油管和出油管的内壁均喷涂有耐高温涂层,所述一号离心沉降罐与二号离心沉降罐之间的输油管、所述二号离心沉降罐与三号离心沉降罐之间的输油管、进油管以及出油管上均设置有油泵,所述发热管、电机、油泵和电磁感应阀均与PLC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绝热层为气凝胶毡绝热层。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油泵为高温油泵。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涂层为耐高温氟树脂涂层。
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