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口连接的气控角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4594.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利;王伟;宋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8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通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片 端盖 气控 进气口 孔用挡圈 密封弹簧 锁紧螺栓 角座阀 气控腔 弹垫 阀体 方口 气缸 视窗 活塞环 阀杆密封组件 本实用新型 阀体密封垫 阀芯密封垫 活塞 端盖O型圈 活塞O型圈 阀杆组件 阀芯垫片 含油轴承 活塞垫片 锁紧螺母 自锁螺母 指示杆 弹簧 阀杆 阀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口连接的气控角座阀,依次包括视窗、指示杆、弹簧、锁紧螺母、气缸、活塞、活塞环、活塞O型圈、活塞垫片、含油轴承、端盖、端盖O型圈、孔用挡圈、密封弹簧、垫片II、锁紧螺栓、弹垫、连接、阀体密封垫、阀杆、阀芯、阀芯密封垫、阀芯垫片、自锁螺母、阀体、阀杆密封组件、垫片I、端盖Y型圈、第二气控腔、第二进气口、第一气控腔、第一进气口、视窗O型圈,所述气缸与端盖由孔用挡圈连接组成上部气控部分;连接与阀体由锁紧螺栓、弹垫组成下部执行部分;气控部分与执行部分由连接与端盖连接组成,内设有密封弹簧、阀杆组件、垫片I、垫片II。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方口连接的气控角座阀。
背景技术
在发达的现代化工业中,随着工业2025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各行业的自动化程度亟待提高完善。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创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成为每个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自动气动控制阀门,完美实现了工业全自动控制。有效的密封机制和快速反应的控制机制,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程序化的操作,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操作影响。自动化阀门越来越广泛的被广大企业所接受和应用。
目前国内气控角座阀的同类产品,使用比较广泛,但是使用在温差较大的工况时,特别是在使用高温蒸汽的工况下,由于温差大,存在热胀冷缩不可避免的问题,导致由高温到低温再到高温的过程中,在阀体与连接部位出现泄漏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出现泄漏。现今在面对自动化对人工需求的降低和对免人工自动化要求增高的局况下,传统的气控角座阀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反应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步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低温工况下,具有密封优良,性能可靠,的气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口连接的气控角座阀,依次包括视窗、指示杆、弹簧、锁紧螺母、气缸、活塞、活塞环、活塞O型圈、活塞垫片、含油轴承、端盖、端盖O型圈、孔用挡圈、密封弹簧、垫片II、锁紧螺栓、弹垫、连接、阀体密封垫、阀杆、阀芯、阀芯密封垫、阀芯垫片、自锁螺母、阀体、阀杆密封组件、垫片I、端盖Y型圈、第二气控腔、第二进气口、第一气控腔、第一进气口、视窗O型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与端盖由孔用挡圈连接组成上部气控部分,内设有弹簧、锁紧螺母、活塞、活塞环、活塞垫片、活塞O型圈、端盖O型圈、端盖Y型圈、含油轴承;
所述连接与阀体由锁紧螺栓、弹垫组成下部执行部分,内设有阀杆、阀体密封垫、阀芯、阀芯密封垫、阀芯垫片、自锁螺母;
所述气控部分与执行部分由连接与端盖连接组成,内设有密封弹簧、阀杆组件、垫片I、垫片II;
在气控部分内设可上下滑动的活塞,在执行部分内设切断作用的阀杆、阀芯及密封垫,中间为连接部分,主要由密封件组成,其内下部主要设有阀体与连接密封用的阀体密封垫,上部由端盖与连接密封用的端盖Y型圈,中间部由阀杆与连接密封用的阀杆密封组件;
所述气缸腔侧壁并列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分别与外部气控装置连接,内部与活塞上下两腔相通,所述活塞部分下部设有活塞垫片、活塞O型圈,可将气缸分隔为两个彼此独立的第一气控腔与第二气控腔;所述活塞部分上部设有指示杆、弹簧、锁紧螺母,并与气缸相连的视窗组成本机构启闭的外部观测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控腔或第二气控腔都可内置弹簧,可实现本机构常闭或常开两种控制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部分的阀体与连接采用方形法兰结构,并用4枚锁紧螺栓与4枚弹垫紧固连接组成,进而锁紧更加牢固,不易松动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与阀杆的密封部位,在阀杆密封组件之上的密封弹簧处,设有连接泄漏观测孔,此处作用是观测上下两腔的泄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维护,避免更大损失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4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