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907.1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欧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B62D7/18;F16F15/02;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佘琼群 |
地址: | 317699 浙江省台州市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孔 汽车拉杆 减震腔 避震 球头 弹性膜 减震球 震动力 球销 球座 贯通 本实用新型 缓冲减震 上下两侧 运动状态 左右两侧 方向盘 壳体 相切 车轮 传递 保证 | ||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设于球销一端的球头以及套设于球头外的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壳体,所述球头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所述减震腔分别与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减震腔内设有一减震球,减震球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相切。本实用新型的避震汽车拉杆机构能够对传递至自身的震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缓冲减震,使震动力无法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以及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拉杆机构为汽车转向装置中的重要配件,在汽车转向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汽车拉杆机构与车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确保车轮产生正确运动状态的关键部件,而在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车轮会出现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则会随之传递至汽车拉杆机构上,使汽车拉杆机构同时产生震动,当汽车拉杆机构产生震动时,汽车拉杆机构对维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能够起到作用就会容易出现减弱,会出现控制上的偏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汽车拉杆机构同时与控制汽车转向的方向盘有着连接关系,因此当震动力从汽车拉杆机构传递至方向盘时,方向盘也会出现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易造成驾驶人员无法稳稳的掌控方向盘的情况,严重时,更会出现脱手的情况,危害到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它能够对传递至自身的震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缓冲减震,使震动力无法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以及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设于球销一端的球头以及套设于球头外的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所述减震腔分别与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减震腔内设有一减震球,减震球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相切;所述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皆设有一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与弹性膜之间设有一挤压杆,挤压杆两端分别与弹性膜、橡胶膜相贴合;所述上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下腔室,左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左腔室,右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右腔室;所述下腔室与右腔室之间通过右下管路相贯通,下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右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皆铰接有第一正向单向板;所述上腔室与左腔室之间通过左上管路相贯通,上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左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皆铰接有第二正向单向板;所述第一正向单向板与第二正向单向板上皆设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挤压杆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环与和其相对应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减震球内设有第一球形空间;所述第一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一辅助球,第一辅助球与第一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辅助球内设有第二球形空间;所述第二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二辅助球,第二辅助球与第二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可通过左上管路与右下管路使上下左右四侧弹性膜不断呈起伏运动,从而对位于弹性膜之间的减震球进行不断的缓冲减震,最终将汽车拉杆机构汇聚至球头上的震动力完全消除,避免震动力继续通过球销传递出去,有效避免震动力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且能够杜绝方向盘出现严重震动的情况,使行车人员能够稳稳的掌握方向盘,通过控制方向盘准确控制行车状态,保证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欧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欧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