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大池引流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4804.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2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曹小飞;李翔;胡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池 引流管 插入端 螺旋支撑 引流 转接管 本实用新型 引流袋 蛛网膜下腔 弹簧管 流出体 脑脊液 引出端 打折 拉断 塑封 连通 贯通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腰大池引流套装,包括腰大池引流管,转接管及引流袋,所述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插入至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腰大池引流管的引出端与转接管贯通,所述转接管与引流袋连通,所述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设置有弹簧管形状的螺旋支撑管,所述螺旋支撑管塑封在腰大池引流管中,螺旋支撑管的长度大于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被拉断,以及防止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被压迫打折,确保患者的脑脊液能够顺利地引流出体外,提高引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大池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大池引流术是通过腰椎穿刺后放置一段柔软的管路至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然后将患者脑脊液引流出体外以降低患者颅内压的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所使用的引流套装主要包括:腰大池引流管,外界管道及引流袋三个部分。
腰大池引流管是完成腰大池引流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一端行腰椎穿刺后被放置于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另一端经外接管路直接连接引流袋,然后通过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来调节脑脊液引流速度。临床工作中一般放置7-15天
一般临床工作中所使用腰大池引流管一般比较柔软,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翻身,不经意移动等原因经常发生引流管打折,甚至被过度牵拉折断。不但影响临床治疗,又无形中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大池引流管,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腰大池引流套装,包括腰大池引流管,转接管及引流袋,所述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插入至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腰大池引流管的引出端与转接管贯通,所述转接管与引流袋连通,所述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设置有弹簧管形状的螺旋支撑管,所述螺旋支撑管塑封在腰大池引流管中,螺旋支撑管的长度大于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长度。
所述螺旋支撑管由细钢丝螺旋盘绕形成。
所述腰大池引流管与转接管连接处设置有流量计、调节阀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流量计连接,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安全范围,当流量计的流量不在安全范围内,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所述报警器设置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接收流量计的读数,并与设定的安全范围比较,当流量计读数不在安全范围内,数据处理器启动报警器执行报警动作。
所述引流袋钩挂在支架的挂钩上,所述挂钩能够沿支架上下移动,并定位在任意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被拉断,以及防止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被压迫打折,确保患者的脑脊液能够顺利地引流出体外,提高引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报警器监控着引流是否正常进行,当引流的流量太大或者引流的流量太小,或者引流中断时,及时发出报警声,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检查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1—腰大池引流管,2—患者的蛛网膜下腔,3—螺旋支撑管,4—调节阀,5—流量计,6—报警器,7—挂钩,8—引流袋,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腰大池引流管的插入端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的部件名称依次为:1—腰大池引流管,2—患者的蛛网膜下腔,3—螺旋支撑管,4—调节阀,5—流量计,6—报警器,7—挂钩,8—引流袋,9—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未经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4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