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走线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1491.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7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思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显海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渔线 空心圆柱体 内走线鱼竿 体内 导眼 竿体 尾塞 圆台 本实用新型 空腔结构 尾部设置 一端设置 漏水孔 渔线轮 伸长 包边 多节 内壁 套接 线孔 小圆 摩擦 陶瓷 | ||
一种内走线鱼竿,包括由多节直径不同的空心圆柱体套接形成的鱼竿,渔线轮,渔线,在每一节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大内导眼,在所述竿体内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竿体尾部设置有尾塞,所述竿体上设置有线孔II,所述线孔II使用陶瓷包边;所述尾塞内设置有空腔,空腔结构为圆台,所述圆台小圆面上设置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防止了渔线在使用过程中与鱼竿内壁的摩擦,使得渔线的伸长与缩短更为流畅,同时,设置在一端的内导眼以及设置在竿体内的凹槽使得鱼竿在不使用时可以完全收回竿体内,体积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内走线鱼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钓鱼竿一般采用外走线式,其由把手、渔线轮座、渔线轮及由不同直径的竿体套节后形成的鱼竿组成,渔线轮座上设有固定渔线轮的固定箍、 活动箍及锁紧螺母,在鱼竿上设有若干导眼支架,导眼支架内设有导眼,钓鱼线从导眼中穿过,其不足之处:一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二是携带、操作不方便;三是在垂钓中,由于渔线与鱼竿受到风力等因素影响时,渔线会缠绕到导眼上,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走线鱼竿,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走线鱼竿,包括由多节直径不同的空心圆柱体套接形成的鱼竿,渔线轮,渔线,在每一节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大内导眼,在所述竿体尾部设置有尾塞,所述竿体上设置有线孔II,在所述竿体上位于线孔II后的竿体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大内导眼通过支架固定在竿体上,大内导眼上设置有线孔;
所述尾塞内设置有空腔,空腔结构为圆台,所述圆台小圆面上设置有漏水孔。
进一步,所述大内导眼上设置有六角星,所述六角星上设置有线孔。
进一步,所述线孔II前端的竿体内部设置有小内导眼。
进一步,所述所述小内导眼上设置有六角星,所述六角星上设置有线孔。
进一步,所述线孔II周围采用陶瓷包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内导眼的设计防止了渔线在使用过程中与鱼竿内壁的摩擦,使得渔线的伸长与缩短更为流畅,同时,设置在一端的内导眼使得鱼竿在不使用时可以完全收回竿体内,体积更小。
设置在线孔上的陶瓷包边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渔线与竿体的摩擦,增加渔线与竿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因渔线与竿体摩擦导致的渔线崩断。
凹槽的存在可以使设置在竿体内的渔线在收纳竿体时不影响竿体的收缩。
尾部尾塞上空腔结构为圆台,便于漏水,设置在圆台小圆面的漏水孔可以排出随渔线带入竿体内的水,使鱼竿内部以及渔线尽快干燥,增加使用寿命。空腔结构为圆台,便于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竿体凹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导眼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尾塞示意图;
图中,101-竿体,102-渔线轮,103-渔线,104-大内导眼,105-小内导眼,106-凹槽,107-尾塞,108-不锈钢包边,109-线孔II,301-支架,302-六角星,303-线孔I,401-圆台,402-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显海,未经思显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1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管可调式伸缩鱼钩
- 下一篇:电子发光渔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