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1361.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刑部吉记;桑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刘明霞;初晓琳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名古***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打印机 大气连通口 大气连通部 框架部 内表面 墨罐 本实用新型 容纳空间 覆盖 突出部 注墨 包围 凹槽内部 大气连通 外部连通 异物 墨水 沙子 容纳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喷墨打印机包括墨罐、框架部和覆盖部。其中墨罐包括本体部、注墨部和大气连通部。本体部构造为用于容纳墨水,注墨部使本体部内部与外部连通,大气连通部具有大气连通口,大气连通口使本体部内部与大气连通。框架部包围墨罐,框架部设置有包围大气连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覆盖部覆盖在凹槽上,覆盖部具有面向凹槽内部的内表面,内表面上设置有从内表面突出的沿周向连续封闭的突出部,突出部限定出容纳空间,大气连通口位于容纳空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可有效防止诸如灰尘、沙子等异物进入大气连通口而影响喷墨打印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记录部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9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9一侧的墨罐20。墨罐20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9的某一侧(例如,图1所示的靠右端的前侧位置),并且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9的墨水。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的墨罐2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墨罐20包括本体部21以及设置在本体部21上方的注墨部28和大气连通部30。本体部21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9的墨水。注墨部28包括与本体部21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口29,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注墨口29将墨水注入至本体部21的内部。大气连通部30包括大气连通口31,大气连通口31使本体部21的内部和大气连通,以使本体部21中的压力与大气压保持一致。
如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四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墨罐20。这四个墨罐20可以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CMYK)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也可以用于容纳相同颜色(例如黑色)的墨水。
进一步,喷墨打印机1还包括框架部87,框架部87包围墨罐20。框架部87上设置有大致呈长方形的凹槽86,凹槽86包围四个墨罐20的大气连通部30的至少一部分。喷墨打印机1还包括覆盖部85,覆盖部85覆盖在凹槽86上。覆盖部85上形成有用于与凹槽86中的被接合部(未示出)接合的接合部10,以及形成该接合部10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11。
当喷墨打印机1处于风沙或灰尘较多的环境中时,风沙或灰尘等异物极易从覆盖部85上的开口11进入凹槽86内,从而进入大气连通口31中。而当大气连通口31被异物密封时,则一方面会造成墨瓶中的墨水无法顺利地通过注墨口29注入到墨罐20中,此外还很有可能会造成墨罐20中的墨水无法正常地供应至喷墨打印机1的记录部(未示出),从而造成喷墨打印机1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本体部、注墨部和大气连通部。所述本体部构造为用于容纳墨水。所述注墨部使所述本体部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大气连通部具有大气连通口,所述大气连通口使所述本体部内部与大气连通。所述框架部包围所述墨罐,所述框架部设置有包围所述大气连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所述覆盖部覆盖在所述凹槽上,所述覆盖部具有面向所述凹槽内部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从所述内表面突出的沿周向连续封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大气连通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1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