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6455.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龙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管理 通讯模块 电连接 电源管理机构 采集模块 电源模块 模数转换 继电器 信号采集装置 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开关电源 输出端 物联网 大棚 交流电 光电耦合器 输入端连接 系统稳定性 供电机构 通讯连接 输入端 线圈端 培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CPU、信号采集装置、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和继电器;信号采集装置与CPU的输入端之间电连接有模数转换采集模块;电源模块为CPU、模数转换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的供电机构;通讯模块与CPU通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端与CPU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光电耦合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和电源管理机构,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其输出端与电源管理机构电连接;电源管理机构包括第一电源管理、第二电源管理和第三电源管理;第一电源管理、第二电源管理和第三电源管理分别与CPU、模数转换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系统稳定性和适用性较好,便于精准调节控制大棚内的培植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大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智能农业大棚是集农业科技上的高精尖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化生产设备,依托部署在农业大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大棚生产环境的智能控制;虽然有不少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但是系统缺乏层次化设计,没有统一规范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较强,系统稳定,可对采集信号进行多重滤波处理,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CPU、信号采集装置、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和继电器;信号采集装置与CPU的输入端之间电连接有模数转换采集模块;电源模块为CPU、模数转换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的供电机构;通讯模块与CPU通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端与CPU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光电耦合器。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和电源管理机构,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其输出端与电源管理机构电连接;电源管理机构包括第一电源管理、第二电源管理和第三电源管理;第一电源管理、第二电源管理和第三电源管理分别与CPU、模数转换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电连接。
其中,信号采集装置与模数转换采集模块之间设有放大器。
其中,通讯模块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为连接在CPU上的RS232和RS485通讯连接线。
其中,继电器的触电端电连接有负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整个控制系统层次感较强,隔离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增强了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的稳定性;②对采集信号进行多重滤波处理,增强检测的准确性实现精准控制;③通过不同的通讯串口连接,提升系统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CPU、2信号采集装置、3电源模块、31开关电源、32电源管理机构、321第一电源管理、322第二电源管理、323第三电源管理、4通讯模块、41第一通讯模块、42第二通讯模块、5继电器、6模数转换采集模块、7光电耦合器、8放大器、9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龙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龙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6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靠检测家庭煤气泄漏及安全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