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2990.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雄;张宏生;胡毅耕;贺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层 透水层 雨水花园 蓄水 蓄水腔 本实用新型 孔隙率 透水 多孔包覆层 地下水位 颗粒组成 市政工程 依次设置 保水层 穿孔管 种植层 缓解 保水 基围 渗水 地下水 积水 雨水 保存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该雨水花园的基围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蓄水层、保水层、种植层,蓄水层中设有穿孔管,其中:蓄水层由蓄水颗粒组成,蓄水颗粒包括透水层和位于透水层内的一个或多个蓄水腔,蓄水腔占蓄水颗粒总体积的30‑60%;透水层为多孔包覆层,透水层的孔隙率为10‑2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蓄水层包括孔隙率为50‑70%的蓄水颗粒,通过蓄水腔蓄水、透水层透水,可将60‑70%的雨水保存在蓄水层的颗粒中,使得蓄水层具有“透水‑保水‑渗水”功能,可以缓解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及时补充地下水,也可缓解大雨量时造成积水导致危害植物生长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集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现有的雨水花园,其基围内由下至上为砾石层、沙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蓄水层,其中砾石、沙子等作为各层的原材料,其中蓄水层的作用是为暴雨提供暂时的存储空间,使部分沉淀物在此层沉淀,进而促使附着在沉淀物上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得以去除。海绵城市改造主要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但一般雨水花园的保水性能只有20-30%,且无法有效的调控其蓄水功能或无蓄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可通过“透水-保水-渗水”来有效调控雨水花园中的蓄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的基围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蓄水层、保水层、种植层,蓄水层中设有穿孔管,其中:蓄水层由蓄水颗粒组成,蓄水颗粒包括透水层和位于透水层内的一个或多个蓄水腔,蓄水腔占蓄水颗粒总体积的30-60%;透水层为多孔包覆层,透水层的孔隙率为10-25%。
进一步的,蓄水颗粒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5-10mm,蓄水颗粒的孔隙率为50-70%,蓄水层的厚度为20-80cm。
进一步的,保水层包括保水砂,保水砂的粒径为1-3mm,孔隙率为50-70%,保水层的厚度为15-50cm。
进一步的,种植层所用基质为种植砂或种植改良后的种植土,种植砂为利用粉煤灰制备的陶砂。
进一步的,种植砂的粒径为0.15-1mm,孔隙率为60-80%,种植层的厚度为10-40cm。
进一步的,穿孔管的管径为150-300mm。
进一步的,穿孔管为PPR穿孔管、UPVC穿孔管或双壁波纹管。
进一步的,穿孔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渗水孔,渗水孔的孔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蓄水层包括孔隙率为50-70%的蓄水颗粒,该蓄水颗粒包括透水层和位于透水层内的一个或多个蓄水腔,通过蓄水腔蓄水、透水层透水,可将60-70%的雨水保存在蓄水层的颗粒中,使得蓄水层具有“透水-保水-渗水”功能,可以缓解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及时补充地下水,也可缓解大雨量时造成积水导致危害植物生长的情况;同时蓄水层的设置使得雨水花园的蓄水和渗水效果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雨水花园的面积。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种植砂、保水砂和蓄水颗粒均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使得雨水在通过穿孔管排入排水管前经过种植层、保水层、蓄水层颗粒的过滤,去除了雨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及金属离子等杂质,不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2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