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2972.2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蓝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3/12;B32B9/00;B32B29/02;B32B15/14;B32B15/20;B32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粒子层 隔热玻璃棉 玻璃棉层 本实用新型 纤维网格层 保温层 隔热材料 隔热效果 隔热效率 纳米粒子 市场应用 玻璃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属于隔热材料技术领域。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包括纤维网格层、玻璃棉层和保温层,所述玻璃棉层的一侧为纤维网格层,所述玻璃棉层的另一侧为保温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中的玻璃棉层内设有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采用相同厚度的不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玻璃棉的隔热效率,提高了隔热玻璃棉的市场应用范围。总之,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属于隔热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棉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玻璃棉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并把熔融玻璃纤维化,加以热固性树脂为主的环保型配方粘结剂加工而成,是一种无机质纤维。玻璃棉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常见的单纯玻璃棉隔热效果差,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玻璃棉隔热效果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中的玻璃棉层内设有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采用相同厚度的不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玻璃棉的隔热效率,提高了隔热玻璃棉的市场应用范围。总之,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包括纤维网格层、玻璃棉层和保温层,所述玻璃棉层的一侧为纤维网格层,所述玻璃棉层的另一侧为保温层,所述玻璃棉层内设有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所述纳米粒子层一为平均粒径80-95纳米的二氧化硅,所述纳米粒子层二为平均粒径80-90纳米的三氧化二铝。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纸蜂窝、铝蜂窝或岩棉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的厚度相同,所述纳米粒子层一的厚度为800纳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中的玻璃棉层内设有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纳米粒子层一和纳米粒子层二采用相同厚度的不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玻璃棉的隔热效率,提高了隔热玻璃棉的市场应用范围。总之,该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纤维网格层;2、纳米粒子层一;3、玻璃棉层;4、纳米粒子层二;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具有纳米粒子层的隔热玻璃棉,包括纤维网格层1、玻璃棉层3和保温层5,所述玻璃棉层3的一侧为纤维网格层1,所述玻璃棉层3的另一侧为保温层5,所述玻璃棉层3内设有纳米粒子层一2和纳米粒子层二4,所述纳米粒子层一2为平均粒径80-95纳米的二氧化硅,所述纳米粒子层二4为平均粒径80-90纳米的三氧化二铝,所述保温层5由纸蜂窝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纳米粒子层一2和纳米粒子层二4的厚度相同,所述纳米粒子层一2的厚度为80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蓝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蓝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2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