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压桩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0109.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芸燕;潘卓民;孙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层 第二连接部 静压桩 锚杆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连接部 加固结构 弧形状 加强件 抗压杆 桩帽 对角关系 建筑建造 承载力 边角处 基础梁 压桩孔 支撑杆 端头 有压 桩孔 焊接 配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造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压桩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基础梁及静压桩,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开设有压桩孔,压桩孔上设有桩帽,桩帽的四个边角处上均打入有和钢筋混凝土层连接的锚杆,呈对角关系的两根锚杆之间均连接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抗压杆及支撑杆,抗压杆的两端分别弯曲构成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弯曲呈弧形状且弧度为90°,第二连接部的端头和另一锚杆焊接,第二连接部弯曲成弧形状且弧度为4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层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造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压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造房屋时,首先要打地基,在打地基的过程中会利用到静压桩,当打好地基后如要在原有楼层上进行加层改造,上部增加两层混凝土结构的话,原有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故而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在原钢筋混凝土层上打入锚杆,但是该种结构实际产生的承载力仍旧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层承载力的静压桩加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压桩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基础梁及静压桩,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开设有用于静压桩打入的压桩孔,压桩孔上设有桩帽,桩帽的四个边角处上均打入有和钢筋混凝土层连接的锚杆,呈对角关系的两根锚杆之间均连接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抗压杆及支撑杆,支撑杆置于抗压杆的下方,抗压杆和支撑杆的两端均和对应的锚杆连接,抗压杆的两端分别弯曲构成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端头和钢筋混凝土层抵触,第一连接部的侧壁和一锚杆抵触焊接,第一连接部弯曲呈弧形状且弧度为90°,第二连接部的端头和另一锚杆焊接,第二连接部弯曲成弧形状且弧度为45°,所述抗压杆和支撑杆体均为空心结构,支撑杆内设有设有两条加强杆,该加强杆为空心结构,两条加强杆分别置于支撑杆内壁的对应两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对角设置的两根锚杆上固定加强件提高锚杆起到的加固效果。为了确保加强件自身的结构强度,故而设置成支撑杆和抗压杆两根,支撑杆用于支撑抗压杆。通过在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大大提高了支撑杆和锚杆的连接强度连接稳定性,而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弯曲弧形构造起到进一步支撑的本体的效果。由于钢筋混凝土层的外壁呈倾斜状,故而支撑杆的一端的连接位置相对另一端矮一点,使得第一连接部受到刚性载荷力更大些,故而第一连接部的弯曲弧度要大于第二连接部的弯曲弧度,而且第一连接部和钢筋混凝土层抵触连接,增强支撑杆抗压及抗扭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
将支撑杆和抗压杆设置为空心结构大大提高了两者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特别是抗压杆内还设置两条加强杆,大大提高了抗压杆的结构强度,保证支撑杆在受时,其结构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弯曲段及直壁段,弯曲段弯曲的弧度为90°,直壁段的端头和钢筋混凝土层抵触且其侧壁和锚杆抵触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壁段的构造目的实现和钢筋混凝土层的连接,起到支撑弯曲段,增大了连接面积,也方便了和锚杆的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弯曲且和弯曲段及第二连接部内壁的轮廓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结构根据支撑段实际的情况而设置,增加了抗压杆和支撑杆的配合度,降低两者接触产生的刚性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压桩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0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震动响应的桩基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铰接式轮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