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9908.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堂;章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00 | 分类号: | C21B9/00;C21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室 冷风 冷风总管 热风支管 热风总管 支管 热风炉 蓄热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室内 布局方式 热风管组 热量交换 冷风管 蓄热体 热风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炉,包括:蓄热室;冷风管组,设于蓄热室的底部,包括冷风总管以及多个冷风支管,各个冷风支管的一端与冷风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热室连接,从而实现冷风总管与蓄热室之间的连通;热风管组,设于蓄热室的上部,包括热风总管以及多个热风支管,各个热风支管的一端与蓄热室连接,另一端与热风总管连接,从而实现蓄热室和热风总管之间的连通;来自冷风总管的冷风经各个冷风支管进入蓄热室,经加热后自各个热风支管排入到热风总管。该热风炉由于设有多个冷风支管和多个热风支管,且设置布局方式合理,使得冷风和热风在蓄热室内均匀进出,冷风充分与蓄热室内的蓄热体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大大提高了蓄热室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一种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其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
现有的热风炉,由于冷风管和热风管的布置以及设置数量不合理,例如,热风炉上仅配有一个,最多两个冷风入口,以及一个热风出口,并且布局不合理,使得冷风和热风在蓄热室内不能均匀稳定的进出,使得气流在蓄热室内的热交换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风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炉,包括:
蓄热室;
冷风管组,设于所述蓄热室的底部,包括冷风总管以及多个冷风支管,各个所述冷风支管的一端与冷风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热室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冷风总管与所述蓄热室之间的连通;
热风管组,设于所述蓄热室的上部,包括热风总管以及多个热风支管,各个所述热风支管的一端与所述蓄热室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风总管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蓄热室和热风总管之间的连通;
来自所述冷风总管的冷风经各个所述冷风支管进入所述蓄热室,经加热后自所述各个热风支管排入到所述热风总管。
优选地,多个所述冷风支管均布于所述蓄热室的外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冷风支管为钩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段、稳流段和进气段,
所述冷风支管经所述集气段连接于所述冷风总管上,经所述进气段连接于所述蓄热室上。
优选地,所述集气段为喇叭状,且自冷风总管端到稳流段端半径依次缩小,
所述稳流段为鼓起的球状结构。
优选地,多个所述热风支管均布于所述蓄热室的外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蓄热室内设有蓄热体。
优选地,所述冷风支管的数目大于等于三个。
优选地,所述热风支管的数目大于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炉,由于合理的设置布局有多个冷风支管和多个热风支管,且各个冷风支管的结构更加优化,使得冷风和热风在蓄热室内均匀进出,冷风充分与蓄热室内的蓄热体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蓄热室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9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布料溜槽对位视镜
- 下一篇:一种热风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