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尿裤透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9449.8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章水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11 | 分类号: | A61F13/511;A61F13/4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12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膜层 透气膜 纸尿裤 三层 本实用新型 隔水效果 依次减小 吸水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尿裤透气膜,包括PE透气膜层,所述PE透气膜层设置有三层,所述三层PE透气膜层上均设置有孔隙,所述三层PE透气膜层的孔隙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纸尿裤透气膜能够提高透气膜的吸水量,提高隔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气膜,特别涉及一种纸尿裤透气膜。
背景技术
透气膜是一种环保型透气(汽)隔水(液、菌、尘)的功能性材料。微孔型透气膜的出现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10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在技术、市场及应用等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透气性薄膜,是通过聚烯烃原料中均匀加入混入一种功能性无机物产品,使制品在成膜过程中因高倍拉伸而产生气孔,从而具备透气、导湿功能。
一般的透气膜的吸水量具有其极限,当吸水量超过透气膜可承载的极限时,透气膜的隔水效果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尿裤透气膜。这种纸尿裤透气膜能够提高透气膜的吸水量,提高隔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纸尿裤透气膜,包括PE透气膜层,所述PE透气膜层设置有三层,所述三层PE透气膜层上均设置有孔隙,所述三层PE透气膜的孔隙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单层透气膜的隔水性取决于透气膜的空隙大小以及通路长度,所形成的曲折通道长径比(L/D)很大,根据毛细管原理,只要液柱高度小于毛细管长度,可以保证液体不会漏出。但是当水压超过所能承受的耐水压值时,水就会漏出。因此,单层透气膜的耐水压力有限。通过设置三层PE透气膜层,使得透气膜既具有透气效果,并且还能够起到一部分的吸水效果,减小纸尿裤的吸水压力。根据毛细管原理,透气膜的耐水压可用浸透压ΔP来表示。ΔP=2σcosα/d。其中ΔP—浸透压(Pa),σ—表面张力(N/m),α—接触角(度),d—毛细管直径。三层PE透气膜层的直径依次减小,使得d逐渐减小,ΔP逐渐增大。直径小的PE透气膜层的ΔP较大,其耐水压较大。由于气体分子能够通过透气膜,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透气膜的渗透性。并且,三层PE透气膜层直径依次减小的设置,使得透气膜具有多层保险,防止透气膜漏水。孔隙直径减小,使得PE透气膜层耐水压逐渐增大,当水进入到最底层PE透气膜层时,由于最底层PE透气膜层的耐水压最大,使得使用者能够具有较长的缓冲期来更换纸尿裤,漏水可能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最底层PE透气膜层上插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有提醒贴,所述提醒贴与最底层PE透气膜层粘合,所述提醒贴内放置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引流管的设置,使得当水流入最底层PE透气膜层时,部分水进入引流管。引流管中的水进入到提醒贴中。提醒贴中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提醒使用者更换纸尿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管口插设于最底层PE透气膜层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引流管管口插设于最底层PE透气膜层中部,使得当水刚刚进入到最底层透气膜时,不会直接使得无水硫酸铜变色。经过一段时间后,水进入到最底层透气膜中部时,无水硫酸铜开始变色。上述设置提供了缓冲期,充分利用PE透气膜层的耐水压特性,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醒贴内还放置有无水氯化钙粉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提醒贴内放置有无水氯化钙粉末,当使用者当时没有时间更换纸尿裤时,通过无水氯化钙的吸水特性,使得将一部分水引入到无水氯化钙处吸收,减小最底层PE透气膜层的压力,延长了缓冲时间。等到使用者有时间对纸尿裤进行更换时,对纸尿裤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三层PE透气膜层的设置,使得三层PE透气膜层相比较于单层透气膜,具有较好的防漏特性,减小纸尿裤的吸水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9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