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037.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3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吴卓林;朱权威;黎一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支撑板 纵向支撑板 护坡网 加强筋 斜向 地质灾害预防 承受能力 防护装置 坡面 泥石流 本实用新型 优质低碳钢 内部固定 重合 隔开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板条,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下方设有纵向支撑板条,所述纵向支撑板条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框架内侧,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与纵向支撑板条之间的空隙中设有护坡网,所述护坡网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斜向加强筋和第二斜向加强筋,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与纵向支撑板条重合处。通过第一斜向加强筋和第二斜向加强筋能够很好的把护坡网给固定住,以及优质低碳钢丝制成的护坡网都有着很好的承受能力,框架内部的横向支撑板条和纵向支撑板条很好地固定住护坡网,护坡网被横向支撑板条和纵向支撑板条隔开后增加了护坡网的承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预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多为沟源斜坡物源区没能有着很好的防护,在降雨及水流冲刷下物源区土体及碎石极易冲入沟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源,所以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板条,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下方设有纵向支撑板条,所述纵向支撑板条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框架内侧,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与纵向支撑板条之间的空隙中设有护坡网,所述护坡网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斜向加强筋和第二斜向加强筋,所述横向支撑板条与纵向支撑板条重合处,以及框架上方均开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安装有锚具,所述框架一侧开有卡槽,所述框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锚具包括有锚杆与预埋管,所述锚杆螺纹连接于预埋管,所述预埋管外侧固定连接有钩齿。
优选的,所述卡槽上方的框架上开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柔性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卡块的数量均为2个。
优选的,所述护坡网为低碳钢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预防用泥石流坡面防护装置,结构新颖,有着更好的承受力,使得山体泥土能够被更好地保护,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通过第一斜向加强筋和第二斜向加强筋能够很好的把护坡网给固定住,以及低碳钢丝制成的护坡网都有着很好的承受能力,框架内部的横向支撑板条和纵向支撑板条很好地固定住护坡网,护坡网被横向支撑板条和纵向支撑板条隔开后增加了护坡网的承受能力,锚具中预埋管外侧钩齿的设置,使得预埋管在泥土中有着更大的摩擦力,使得装置整体更加稳定,通过卡槽和卡块的设置,实现装置间的对接安装,柔性塑料材质的框架及时在不平整的坡体也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锚具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横向支撑板条、3纵向支撑板条、4第一斜向加强筋、5第二斜向加强筋、6护坡网、7卡槽、8卡块、9第一安装孔、10锚具、11锚杆、12预埋管、13钩齿、14第二安装孔、1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边坡稳定支护的组合式支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