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除气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0005.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景一;傅明利;侯帅;卓然;黄之明;张逸凡;惠宝军;王邸博;罗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容器 绝缘液体 密封底板 过滤 本实用新型 除气泡装置 第一容器 容纳腔 倾倒 致密 样本交叉感染 插接配合 抽气管道 顶部开口 方便清洗 过滤结构 节约材料 可拆卸的 试验容器 除气泡 可拆卸 取下 去除 连通 储存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致密过滤结构的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插接配合的第二容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连通的抽气管道;所述第二容器包括密封底板,所述密封底板可拆卸设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对绝缘液体的过滤和去除气泡同时进行,简单快捷,效率高,避免样本交叉感染,节约材料和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容器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密封底板,一方面方便清洗和储存所述过滤除气泡装置;另一方面,当绝缘液体完成过滤和除气泡后,直接取下密封底板,使绝缘液体直接倾泻至后续试验容器中,避免了绝缘液体倾倒路径过长,在倾倒过程中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绝缘液体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电力行业中,电力设备中使用的绝缘液体材料的绝缘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力设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而定期对相关绝缘液体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检测显得尤为必要,其中绝缘液体材料在直流电场下的电学特性是评判绝缘材料绝缘强度的重要指标。现行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控制电极对之间的放电间隙,进而通过击穿放电并测量绝缘液体的相关参数,之后进行科学评价。测试所用绝缘液体的纯净程度对于液体的绝缘性能有重大影响,其中液体所掺杂的杂质和气泡会在电场的影响下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形成流注并引发击穿。因此为待测试绝缘液体除去所含杂质和气泡成为了保障测试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目前在绝缘液体测试中对待测液体与处理的方式多数为过滤和去气泡步骤分开执行,这样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容易导致样本交叉污染、材料浪费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绝缘液体材料去除杂质和气泡步骤繁琐,容易导致样本交叉污染、材料浪费等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致密过滤结构的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插接配合的第二容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连通的抽气管道;所述第二容器包括密封底板,所述密封底板可拆卸设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的底部。
使用时,将抽气管道与真空机连接,将待处理的绝缘液体由顶部开口注入第一容器中静置,由于绝缘液体具有一定粘稠度,当无外力时,无法通过致密过滤结构进入至第二容器内。当真空机开启时,由于抽气管道与第二容器的大连通,从而使第二容器内部气压低于室内气压,绝缘液体因气压原因通过致密过滤结构被抽入第二容器内,由于致密过滤结构的致密性以及致密过滤结构处附着的绝缘液体会一同形成透气性很低的隔层,从而保证第二容器为相对密封的一个腔体,第二容器内的气压低于外部气压,从而去除绝缘液体中的微小气泡。本技术方案对绝缘液体的过滤和去除气泡同时进行,简单快捷,效率高,避免样本交叉感染,节约材料和能源。并且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容器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密封底板,一方面方便清洗和储存所述过滤除气泡装置;另一方面,当绝缘液体完成过滤和除气泡后,本技术方案通过直接取下密封底板,使绝缘液体直接倾泻至后续试验容器中,避免了绝缘液体通过第二容器顶部的口子倾倒,倾倒路径长,在倾倒过程中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绝缘液体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底板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插接配合,且插接配合处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底板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密过滤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网和第二固定网,以及夹设于第一固定网和第二固定网之间的过滤网膜,所述第一固定网和第二固定网均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网和第二固定网均为金属固定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纳腔包括互相连通的大径腔和小径腔,所述小径腔与所述第一容器插接配合,所述抽气管道设于所述大径腔和小径腔交界的阶梯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容器中大径腔的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0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物检测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