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794.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顺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件 从动齿轮 扭转弹簧 主动齿轮 锁舌 锁壳 从动齿轮轴 缩回 电控锁 转动 电机 主动齿轮相啮合 伸出 本实用新型 电机带动 电机驱动 端部连接 刚性撞击 锁舌控制 正反转动 对锁 上套 自动化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锁,包含有锁壳,所述锁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锁件内还设有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部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连接有锁舌,所述锁舌可从所述锁壳中伸出和缩回;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正反转动,利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扭转弹簧的转动,实现锁舌的伸出和缩回,实现锁件功能,并利用扭转弹簧避免锁舌在运动中对锁件造成刚性撞击而损坏锁件,达到实现锁件的自动化、便于锁舌控制、优化锁件结构和保证了锁件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构件,具体涉及电控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锁构件是生产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构件,传统的锁一般是机械件,此种机械锁需要配有钥匙才能开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控锁,以达到通过无线遥控、蓝牙、有线密码和指纹识别等连接方式实现锁件的自动化开关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控锁,包含有锁件,所述锁件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锁件内还设有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部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连接有锁舌,所述锁舌可从所述锁件中伸出和缩回,所述锁舌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扭转弹簧柔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正反转动,利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扭转弹簧的转动,实现锁舌的伸出和缩回,实现锁件功能,并利用扭转弹簧避免锁舌在运动中对锁件造成刚性撞击而损坏锁件,达到实现锁件的自动化、便于锁舌控制、优化锁件结构和保证了锁件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壳包含有锁壳和盖板,所述锁壳与所述盖板相适配,且所述锁壳和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锁壳内部设有电机腔和芯片腔,所述电机腔内置有所述电机,所述芯片腔内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接收外来设定的无线遥控、蓝牙、有线密码和指纹识别等信号来控制所述电机正反转动的开启和关闭。利用电机腔和芯片腔实现电机等构件在锁壳内的安放,保证了锁件的质量;通过控制芯片接收外来设定的无线遥控、蓝牙、有线密码和指纹识别等信号控制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实现了锁件的智能化。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上设有电机防水盖,所述电机防水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腔上,所述电机防水盖实现对电机的防水处理。利用电机防水盖避免电机中渗水,保证了电机的使用质量,延长了电机及锁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电机防水盖间设有防水密封圈。利用防水密封圈进一步保证电机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了电机的使用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防水盖的外侧设有压板,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压板,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在压板的外侧,所述扭转弹簧也设置在所述压板上。通过压板便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扭转弹簧的安放,进一步优化锁件内部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控制芯片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通过密封胶实现电机和控制芯片之间的防水密封性,保证了锁件质量,也延长了锁件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了锁件的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舌的头端安置有信号开关,所述锁舌的尾端可进出所述锁壳,所述信号开关设置在压板下。通过将信号开关设置在压板下,保证了信号开关的安装质量,利用信号开关保证了锁舌在伸出、缩回的精度,进一步保证了锁件的使用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舌上套设有保险弹簧。通过保险弹簧避免锁舌在传动零件发生异常损坏的情况下锁死,保证了锁件处于开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顺,未经李树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