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5793.4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H01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子成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 合闸 螺栓 壳体顶部 卡环 自锁 电工技术领域 控制断路器 安全威胁 固定设置 活动设置 螺栓配合 自锁机构 左右两侧 对设备 方形卡 上端 铰接 开闭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的壳体、手柄、支座、方形卡环、U型槽、螺栓,用于控制断路器开闭的所述手柄位于壳体顶部中间,所述卡环设置于手柄的前侧、其底部左右两端分别铰接于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设置于壳体顶部左右两侧,所述U型槽设置于手柄前侧,所述U型槽内活动设置有螺栓,所述U型槽与螺栓配合用于卡环上端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将自锁机构设置于断路器本身,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防止误合闸,免除了因误合闸带来的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威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锁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当断路器负载侧电路需要维修或不允许通电时,需要通过安全锁将手柄锁闭以防被人误将断路器合闸,从而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或用电设备的可靠使用。
目前,已有多种闭锁装置,可放置于手柄上以固定手柄位置,防止误合闸。但这些都是外置的而且体积较小,在家装或者修理负载侧设备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手柄位置固定以防止别人误合闸以造成人员触电事故。这些闭锁装置在需要时必须准备好,不需要时要保存好以备下次使用,但家装过程中或者修理时使用的器具往往较多,因闭锁装置体积较小,储存和翻找时常常比较麻烦,而且有的闭锁装置设计较为复杂,成本也比较高。有的闭锁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却严重影响多个断路器并在一起使用的情况,因为闭锁装置为外设结构,所以有时会被忘记使用,这样无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现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随时可用的断路器闭锁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自锁断路器,将自锁机构设置于断路器本身,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防止误合闸,免除了因误合闸带来的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威胁。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断路器的壳体、手柄、支座、方形卡环、U型槽、螺栓,用于控制断路器开闭的所述手柄位于壳体顶部中间,所述卡环设置于手柄的前侧、其底部左右两端分别铰接于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设置于壳体顶部左右两侧,所述U型槽设置于手柄前侧,所述U型槽内活动设置有螺栓,所述U型槽与螺栓配合用于卡环上端的固定。
其中,优选方式为:
所述U型槽左右方向设置,由上挡板、下挡板和手柄前侧壁组成,所述下挡板平行设置于上挡板的下方,且上挡板和下挡板均垂直固定于手柄前侧壁,所述螺栓从上到下螺纹贯穿连接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上。
所述支座为带有孔洞的凸起,所述孔洞为前后设置的长方形,所述卡环的底部可在孔洞内前后挪动。
当开闸时,手柄位于前侧,将螺栓从下挡板内向上拧出,直至螺栓底部距离下挡板的距离允许卡环进入U型槽,将卡环顶部向上、向前拉动,卡环顶部放入U型槽内,将螺栓向下旋入下挡板,将卡环顶部固定在U型槽和螺栓之间,因为卡环的拉拽作用,此时无法将手柄向后拨动实现合闸。
当手柄向前拨动时,卡环并不容易放入U型槽内,当被放入U型槽内时也不容易被拿出。为了使卡环能放入U型槽,需要卡环顶部既能向上移动又能向前移动,故孔洞设置为前后方向的长方形,以使卡环顶部位于高处时还能向前移动,以巧妙的放置于U型槽内。
所述U型槽左右方向设置,由开口向上的凹槽和手柄前侧壁组成,所述凹槽的后侧固定设置于手柄前侧壁,所述螺栓从手柄后侧穿入至手柄前侧壁穿出后抵住U型槽的前侧内壁,所述螺栓与手柄螺纹连接。
所述支座为带有孔洞的凸起,所述孔洞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壳断路器再扣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设计取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