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4420.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栾涛;赵云刚;刘宁;陈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弗林斯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24 | 分类号: | B65G33/24;B65G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轴 螺旋槽 固定设置 密封盘 轴承 三级密封装置 电机支座 变速箱 迷宫盘 护罩 本实用新型 唇形密封圈 保护轴承 电机固定 护罩内腔 活动设置 三级密封 使用寿命 检测板 橡胶垫 橡胶圈 垫板 端板 钢丸 内腔 支架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包括护罩、螺旋槽、螺旋轴、电机支座、电机和变速箱,所述护罩固定设置在螺旋槽一端,所述变速箱固定设置在螺旋槽另一端,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支座顶部,所述螺旋轴活动设置在螺旋槽内腔,所述护罩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板支架,所述螺旋轴一端依次设有密封盘、垫板、橡胶垫、端板、迷宫盘,所述密封盘抵靠轴承,所述迷宫盘内侧设有橡胶圈,所述密封盘内侧设有唇形密封圈。本实用新通过三级密封处理,有效的减少钢丸进入轴承的几率,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保护轴承,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密封方式是机械密封,然而单纯的机械密封做不到零泄漏,而且磨损量大容易对密封介质或者工作环境产生污染,磁性液体密封技术由于其具有零泄漏、无磨损,寿命长,结构简单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使用,然而单纯的磁性液体密封当密封介质为液体时,磁性液体易与被密封的液体互溶或互相污染。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所用到的钢丸非常小,并且需要随用随回收,回收时是通过螺旋输送辊进行收集和输送的,现有螺旋轴密封多采用唇形密封圈密封处理,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量的钢丸进入密封圈后磨损密封圈后,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损坏轴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通过三级密封处理,有效的减少钢丸进入唇形密封装置的几率,提高唇形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唇形密封装置损坏后第三道密封装置可以有效的阻挡钢丸进入轴承,从而保护轴承,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包括护罩、螺旋槽、螺旋轴、电机支座、电机和变速箱,所述护罩固定设置在螺旋槽一端,所述变速箱固定设置在螺旋槽另一端,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支座顶部,所述螺旋轴活动设置在螺旋槽内腔,所述护罩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板支架,所述螺旋轴一端依次设有密封盘、垫板、橡胶垫、端板、迷宫盘,所述密封盘抵靠轴承,所述迷宫盘内侧设有橡胶圈,所述密封盘内侧设有唇形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电机一端与变速箱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螺旋轴一端固定设置有检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电机通过电机支座进行支撑,通过电机带动变速箱进行运转,螺旋轴一端与变速箱相连,因而螺旋轴通过变速箱带动运转,通过螺旋槽和螺旋轴相结合对物料进行推进,螺旋轴另一端通过密封盘与螺旋槽内腔壁相连,并通过密封盘对螺旋轴一端进行支撑。
2.通过迷宫盘形成对螺旋轴的一级密封层,并通过迷宫盘内部的橡胶圈随螺旋轴旋转,使大部分钢丸阻挡在端板内侧,同时也对物料进行阻挡,使其流回螺旋槽内。
3.通过垫板形成二级密封层,对通过一级密封的小部分钢丸,通过垫板进行阻挡,使其返回底部螺旋槽内。
4.通过密封盘形成三级密封层,并通过唇形密封圈密封,有效的阻挡钢丸进入轴承,损坏轴承,从而起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的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迷宫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迷宫盘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弗林斯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弗林斯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4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