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数据业务在线计费动态授权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037.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赵明;黄洪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H04W28/10;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数据业务 在线 计费 动态 授权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流量数据业务在线计费动态授权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每次在线计费系统OCS在接收到由GGSN上报的目标CCR消息后,根据目标CCR消息和相应的目标终端对应的客户资源信息生成目标资源授权额度,将该目标资源授权额度作为向GGSN下发的应答消息CCA中的授权额度。目标资源授权额度随着CCR消息和客户资源信息变化,对于大剩余量、高网速资源授权额度增大。小剩余量、低网速和临近提醒阈值的场景减少资源授权额度。零流量、异常信令流量和免费流量消息直接返回上次资源授权额度。一方面,避免了过大的资源授权额度造成提醒精度下降,服务感知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小的授权额度频繁触发OCS系统下发CCA消息,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业务支撑在线计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量数据业务在线计费动态授权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OTT业务的发展,驱动4G网络普及和5G时代的来临,各通信运营商的GPRS数据业务出账收入的占比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业务收入总和。流量业务传统的离线计费模式造成的高时延、高欠费成为流量业务运营的短板,在线计费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在线计费上线后,批价、合帐、信控、提醒等方面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在线计费是通过Diameter消息交互进行资源授权、连接放通、实时结算与信用控制,由于流量业务爆发式发展,消息增长量以一年至少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例如,某区域移动在线计费承载500万用户,在线率96%,每天消息上报及回复约20亿条,业务高峰10万条/秒,实例化话单约6亿条,给GGSN/P-GW等网元设备、OCS处理集群,网络传输,及存储设备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年在线计费扩容投资成为运营商的沉重负担。
GGSN/P-GW网元设备上报的消息中有较大比重是零流量、异常信令流量和免费流量消息,大约占所有消息的35%,这种消息不参与计费,只可能触发在线计费系统进行授权或保持会话交互,但由于不参与计费,没有必要进行完整资源计算、授权和实例化流程,目前的处理方式存在大量硬件处理能力的浪费。
具体来说,一方面,现有在线计费系统大约14%的消息上报是异常信令消息流量和免费流量消息,60%的消息上报是VT到达(授权时间到达),其中VT到达的大约62%是零流量消息,平均每个CCR消息携带800KB流量,说明绝大部分情况给用户的流量授权额度远高于用户实际使用量,时间授权额度也存在过小问题。每个上报的CCR消息会立即触发OCS系统进行余量判断、授权、资源预扣、临近余量用尽还会触发多次反算、并且拼接CCA消息体发送应答消息,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各通信运营商在线计费授权额度大多是固定值,通常是10M(GSU)/3M(VQT)/900s(VT)等固定额度的组合,即使客户实际使用速率较低,到达阈值也会触发上报,而扩大授权额度,会造成一次上报CCR所携带流量可能远超客户实时提醒的不同比例阈值,实际使用时点与提醒也存在相差较大现象,造成提醒精度下降,服务感知不佳。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授权额度通常为固定值,过大的授权额度造成提醒精度下降,服务感知差,过小的授权额度频繁触发OCS系统下发CCA消息,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授权额度通常为固定值,过大的授权额度造成提醒精度下降,服务感知差,过小的授权额度频繁触发OCS系统下发CCA消息,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数据业务在线计费动态授权控制的方法,包括:
获取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上报的CCR消息,作为目标CCR消息,并获取与所述目标CCR消息对应的目标终端的客户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CCR消息和所述客户资源信息生成资源授权额度,作为目标资源授权额度;
将所述目标资源授权额度发送到所述GG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