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嗜盐栖盐田菌W-Y12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2033.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池昌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8/582;A62D3/02;C12R1/01;A62D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陈晓庆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嗜盐栖 盐田 y12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嗜盐栖盐田菌W‑Y12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嗜盐栖盐田菌W‑Y12的分类命名为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该菌株已于2018年11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2。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嗜盐栖盐田菌W‑Y12能够乳化原油,不仅可用于微生物采油,提高采油率,还可用于石油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嗜盐栖盐田菌W-Y12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污染分布广泛,涉及采油、炼油、化工、机械等各种工业,以及石油泄漏等各种污染环境。石油烃组分复杂多样,疏水性强而难以被普通微生物所接触、所降解、所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通过向地层中注入营养或微生物,利用油藏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
传统的石油功能菌株多分离自水体、土壤中。现有的研究表明,微生物除分别在水、土中外,在石油油相中也有广泛的分布,因此从石油油相中分离相关的功能菌株在微生物采油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印度洋表层海水石油降解菌及其烷烃羟化酶AlkB的多样性分析”中报道了14株Salinicola sp.菌,但经测定后未有降解原油的效果。文献“翅碱蓬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对降油细菌的负载性能研究”报道了经比对后属于Salinicola zeshunii的菌株,但未进行降解原油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W-Y12。
本发明提供的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W-Y1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2,其分类命名为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已于2018年11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石油采油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制备石油采油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制备微生物采油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原油乳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制备原油乳化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石油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制备石油降解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栖盐田菌Salinicola sp.或其菌悬液或其培养液或其发酵产物或含有其的菌剂在制备石油污染治理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润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