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笼与钢管柱组合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998.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游玲;雷斌;袁维民;王志权;黄友武;雷帆;唐雪云;洪雨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柱 钢筋笼 深基坑支护 固定架 立柱桩 钢管 固定钢管 固定钢筋 间隙区域 重合区域 下放 混凝土灌注 整体稳定性 吊放 垂直度 灌注桩 标高 偏移 成桩 放入 施工 嵌入 校正 支撑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筋笼与钢管柱组合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笼及钢管,步骤:1)形成立柱桩孔;2)钢筋笼吊放立柱桩孔内,校正且固定钢筋笼;3)多个钢管两两对接,形成钢管柱;4)将钢管柱放入立柱桩孔中,钢管柱的下部下放嵌入钢筋笼的距离范围为2‑4米,钢管柱与钢筋笼形成重合区域,固定钢管柱;5)重合区域具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设有多个固定架,固定架的上部固定钢筋笼,固定架的下部固定钢管,使钢筋笼与钢管呈相对固定;6)钢筋笼与钢管柱形成整体;7)整体下放至桩底标高;8)混凝土灌注。钢管柱不易造成偏移,保证钢管柱的垂直度及对中效果,确保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提高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筋笼与钢管柱组合的深基 坑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 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目前,深基坑支撑支护结构由支撑立柱桩和支撑梁组成,支撑立柱桩分立 柱与基坑底灌注桩,其在基坑开挖范围内采用格构立柱(或钢管立柱),在基 坑底以下采用灌注桩,并将支撑立柱伸入坑底灌注桩约3米范围内,形成深基 坑的支撑体系。
现有技术中,在立柱桩施工过程中,按工序先后应先进行立柱桩成孔,接 着在基坑底部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再吊放格构柱插入灌注桩 内3米范围左右;施工过程中,钢管下放时,钢管的中心难以居中,形成的立 桩的垂直度难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严重影响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筋笼与钢管柱组合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旨在 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深基坑支护,下放钢管难以对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钢筋笼与钢管柱组合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 钢筋笼以及钢管,施工步骤如下:
1)、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进,形成立柱桩孔;
2)、将所述钢筋笼吊放入所述立柱桩孔内,对所述钢筋笼进行校正,使所述 钢筋笼处于所述立柱桩孔的中心位置后,固定所述钢筋笼;
3)、根据需要,多个所述钢管通过法兰盘两两对接,形成钢管柱;
4)、将所述钢管柱放入所述立柱桩孔中,且所述钢管柱的下部处于所述钢筋 笼的内部,所述钢管柱的下部下放嵌入所述钢筋笼的距离范围为2-4米,所述 钢管柱与所述钢筋笼形成重合区域,采用吊车将所述钢管柱的位置固定;
5)、所述重合区域中,所述钢管与所述钢筋笼之间具有间隙区域,所述间隙 区域呈环形布置,所述间隙区域设有多个固定架,多个所述固定架呈环形间隔 布置,所述固定架的上部贴合固定所述钢筋笼,所述固定架的下部贴合固定所 述钢管,使所述钢筋笼与所述钢管呈相对固定;
6)、通过所述固定架,所述钢筋笼与所述钢管柱形成整体;
7)、将所述钢筋笼与所述钢管柱组成的整体下放至桩底标高;若整体的深度 不足,所述钢管柱的顶部下放至所述立柱桩孔的孔口,进行固定,重复步骤3), 增长钢管柱的长度;
8)、所述立柱桩孔进行混凝土灌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连接杆,所述第 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分别呈纵向布置,所述连接杆呈倾斜布置,所述连 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贴合固定 所述钢筋笼,所述第二固定杆贴合固定所述钢管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钢管的外表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40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呈纵向布置的竖向钢筋,所述第一固定杆 贴合固定所述竖向钢筋;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竖向钢筋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40 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