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银杏种子活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6908.9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步华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G24/10;A01G24/12;A01G24/15;A01N43/12;A01N37/12;A01N33/22;A01N27/00;A01N37/40;A01N37/02;A01N65/42;A01N3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种子 浸泡 银杏 营养吸收特性 发芽率 揉搓 催芽处理 市场推广 种子活力 抗逆性 休眠期 选种 时长 发芽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银杏种子活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第一次浸泡处理;(3)揉搓处理;(4)第二次浸泡处理;(5)催芽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打破了银杏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增强了种子的抗逆性,改善了种子的营养吸收特性,促进银杏中保健成分的合成,提升银杏的保健价值,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杏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银杏种子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是第四世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仿作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树具有很好的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但是银杏树生长缓慢,银杏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完全分化,因此将采摘的种子直接进行播种的话,其发芽率非常低,只有40%左右,在播种之前对银杏种子进行处理,是现今提高银杏种子发芽率比较常见的方式,但是处理效果不是非常显著,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银杏种子的催芽方法》(申请号为201510454200.9)中公开了一种银杏种子的催芽方法。此发明能够有效的打破银杏种子的休眠,提高了银杏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率高达93%,但是其对种子的处理周期很长,而且对提高种子的抗逆性以及对于银杏的保健价值没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一种银杏种子处理方法》(申请号为201711042008.4)中公开了一种银杏种子处理方法。此发明所处理的银杏种子发芽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处理周期比较短,但是种子的发芽率仅为87.56%,并且对提高种子的抗逆性以及缩短发芽时间没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处理方式仍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银杏种子活力的方法,其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打破了银杏种子的休眠期,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长,增强了种子的抗逆性,改善了种子的营养吸收特性,促进银杏中保健成分的合成,提升银杏的保健价值,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银杏种子活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
选取生长健壮,80年树龄的实生母树,采收当年结果成熟的种子,然后从中挑取重量为1.6~2g的种子备用;
(2)第一次浸泡处理:
将黄土石和砭石按照重量比为1:2~3共同投入处理液A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步骤(1)选取的银杏种子投入处理液A中,再将处理液A放入恒温摇床中进行处理,摇床的转速控制为110~130rpm,摇床内的温度控制为45~49℃,处理液处理1~2h后,滤出银杏种子备用;
(3)揉搓处理:
将砂石用杀菌剂浸润后与步骤(2)中第一次浸泡处理后的银杏种子共同置于纱布袋中,每隔3~5min揉搓一次,每次揉搓4~6min,总共揉搓7~9次;
(4)第二次浸泡处理:
配制处理液B,置于电解槽中,然后将步骤(3)中揉搓处理后的银杏种子用纱布袋裹好,固定在阳极端部,进行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的时间为1~2h,直流电源为30~40V;
(5)催芽处理:
将步骤(4)中经过第二次浸泡处理后的种子滤出放入催芽箱内,保持催芽箱内的温度为23~25℃,保持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84~88%,催芽处理5~6h后,即可取出播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处理液A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赤霉素0.4~0.5份、胺鲜酯0.2~0.3份、复硝酚钠2~3份、a-蒎烯0.2~0.4份、乙酸龙脑酯0.8~1份、没食子酸1~2份、无菌水300~4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步华,未经马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